[发明专利]汽车无线充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59266.3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0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洪振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旲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旲烔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独墅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无线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面向智能手机的汽车无线充电装置,能提高驾驶员使用便利性、避免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时误操作而导致无法无线充电的情况。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汽车的内部(下称“车室”)在主、副驾席之间配备有放置小件用品等的中央控制盒,上述中央控制盒内部,除了放置小件用品的收纳空间外,还配备有USB插接头和给用户手机等充电用的充电引线插接头等。
包含上述中央控制盒的中央控制盒体上,在中央控制盒的前方部位安装有驾驶员用于调节汽车行驶速度的变速杆,在上述变速杆安装口与上述中央控制盒之间的上述中央控制盒体相应位置上配备有至少一个放置驾乘人员饮用水容器的杯座。
然而,使用现有技术的汽车充电装置,驾乘人员要想给手机电池充电时,必须将上述中央控制盒盖掀转,才能开启上述收纳空间,并将充电引线连接到上述充电引线插接头上后再行充电,使用极不方便。同时还因不具有另外放置上述手机的手机专用收纳空间,而不得不将手机放置在上述中央控制盒的收纳空间内,产生手机稳固性差的问题。
另一方面,最近随着智能手机用户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智能手机的使用频度增加,目前为了实现对智能手机电池的充电,利用智能手机上的电磁感应(Electro magnetic induction)及汽车的电源,通过与智能手机电磁感应相对应配置的线圈对智能手机进行无线充电的技术已呈商业化趋势。
图1为利用电磁感应方式的无触点充电系统1的概略图。如图1所示,在车室内任一位置配置无线充电装置11,在智能手机类便携式终端机20上配置与其相对应并与上述无线充电装置进行反应的线圈21,通过上述无线充电装置对上述智能手机的电池进行充电。
更详细的情况是,上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0和安装在上述本体10上的印刷电路板30、与上述印刷电路板30相连接的电源产生线圈11;上述终端机20上配置与上述电源产生线圈11相对应并与其进行反应的线圈21。在上述电源产生线圈11上加电,则在上述电源产生线圈11与上述对应的线圈21之间产生电磁场感应,通过这种电磁场感应来实现给智能手机的电池充电。
然而,这种以电磁感应方式进行充电的无触点充电系统1直接应用在汽车上时,上述无线充电装置水平安装后,终端机必须水平放置于上述无线充电装置的上方,且上述电源产生线圈11和上述对应的线圈21须放置在一定范围之内方能进行充电。而汽车在行驶中,由于振动和摇晃使之成了实现无线充电的一个难题。解决此类问题,尤其是在振动和摇晃比较频繁的车室内,缺少针对汽车行驶中防振动和摇晃的充电装置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其得以实现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汽车无线充电装置,以汽车为载体,所述汽车在主、副驾席之间具有中央控制盒体,所述中央控制盒体上设有变速杆的安装口、开关总成和向正下方凹陷形成的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组件和设于智能手机内的接收部,其中所述无线充电组件设于杯座的底背面且与所述接收部磁共振联动。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DC转AC转换器,将汽车电源所施加的直流电源转换成交流电源;电源发射线圈,利用交流电源产生电磁场;发射部共振线圈,通过电磁场对应引起电磁共振。
更进一步地,所述发射部共振线圈为电磁场范围可调的共振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部包括接收部共振线圈,与无线充电组件中所设发射部共振线圈共振响应;电源接收线圈,由接收部共振线圈的共振生成感应电动势;DC转AC转换器,将电源接收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进行交直流变换。
进一步地,所述杯座的底背面设有用于包裹、屏蔽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的屏蔽部。
进一步地,所述杯座内侧设有用于卡箍智能手机的筋肋和缺口槽。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其相对现有技术的优点体现为:利用在杯座底背面所设的无线充电组件并调节适当的电磁场范围,可便于驾乘人员将智能手机插置于杯座中充电,且不受汽车行驶中振动和摇晃的影响,提高了智能手机在车载状态下的无线充电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基于电磁感应的无线充电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汽车无线充电装置优选实施例的部分斜视图。
图3是图2所示优选实施例的底视图。
图4是本发明汽车无线充电装置的动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旲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旲烔,未经苏州旲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旲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92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