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面微藻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59320.4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5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辉;杨宗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鑫伟低碳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N1/12;C12R1/89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0029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面 培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海面微藻培养装置,它包括一个通过主不锈钢套环(8)套在立柱(5)上培养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7)的两侧上边缘通过尼龙绳(9)穿过多个副不锈钢套环(3)相连有也是通过主不锈钢套环(8)套在立柱(5)上的操作道(1),并由所述操作道(1)提供浮力与培养箱(7)一起浮在海面上;培养箱(7)上还覆盖有透明的覆盖膜(6),至少一根二氧化碳补充管道(2)和至少一个微藻培养液导入及藻液收集接口(4)被安置在培养箱(7)中并从上面穿过透明塑料薄膜(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面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箱(7)为方形,培养箱的八个角上均连接有可上下活动的主不锈钢套环(8),且通过该主不锈钢套环(8)将培养箱(7)套在四个角垂直布置的四根立柱(5)上;所述操作道(1)位于培养箱一侧设置有由尼龙绳固定而成的安全索(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面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箱(7)位于操作道(1)两侧的上边缘每隔0.5-1m之间有副不锈钢套环(3)镶嵌,副不锈钢套环(3)中穿插尼龙绳(9)后将培养箱(7)与操作道(1)固定在一起,并对立方体的培养箱(7)定型;培养箱(7)有多个并通过并连、串联或混连方式连接而成组合式微藻培养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面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道(1)由泡沫塑料箱连接而成,其高度在0.4-1.5m,宽度在0.6-1.5m,底部和顶部均可超出培养箱(7),具体数值根据培养箱(7)所需超出水面的高度及浮力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面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5)高度大于高潮时水体的深度,一般应高出水面1m左右,培养箱(7)的深度为40-60cm,培养液深度为25-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面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7)由0.5-1.5mm厚的水工布制作而成,高度0.4-0.6m,长度5-40m,宽度2-16m;培养箱(7)上有厚度为0.1-1mm、四角有副不锈钢套环的、用于防尘、防雨和防其他杂物的透明PE或PVC覆盖膜(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面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盖膜(6)上设置有两个分别用于穿过微藻培养液导入及藻液收集接口及二氧化碳补充管道的套环。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海面微藻培养装置进行微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藻培养方法包括:接通微藻培养液导入及藻液收集接口和二氧化碳补充管道,将微藻培养液导入培养箱,通入二氧化碳;在操作道提供的浮力下,无论涨潮还是退潮培养箱都将漂浮在水面上;通过海浪的颠簸将二氧化碳和营养盐混匀,经光照,微藻培养开始,培养结束后关闭二氧化碳补充管道,由微藻培养液导入及藻液收集接口进行微藻收集和后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鑫伟低碳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鑫伟低碳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93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降解烟嘧磺隆的黑曲霉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增白低泡洗衣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