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轮两驱微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9766.7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9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全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开 |
主分类号: | B62D7/14 | 分类号: | B62D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 |
地址: | 53781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六轮两驱微耕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作业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六轮两驱微耕机。
背景技术
传统微耕机一般只设计两轮或四轮行走,在田间作业过程中,若遇到泥泞松软的土质时,容易陷入泥土中,造成打滑而无法继续作业。此外,传统微耕机一般采用前轮转向,这种转向模式在前轮中的一轮或两轮遇到打滑现象时,并无法完成转向,容易使微耕机造成失控,相当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发明了一种六轮两驱微耕机,其采用四轮转向,在四轮中的一轮或两轮打滑时,并不影响其预定的转向角度,更好地确保微耕机在行走时完成转向。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六轮两驱微耕机,其包括:车体及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前轮、中轮、后轮及旋耕机,所述后轮为驱动轮,其通过后轮轴可转动的固定在车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及中轮通过转向装置设置于所述车体上,所述转向装置包括:
转向器,其设置于所述车体中端的底部;
前梁,其设置于所述车体前侧的底部;
中梁,其设置于所述车体中端的底部,位于转向器与前梁之间;
转向节,其为四个且分别以能够前后摆动的方式铰接于所述前梁及中梁的两端;所述转向节固定设置有向前方延伸的铰接耳,且所述前梁及中梁左端的两个转向节分别固定设置有两根向右方延伸的转向节臂;所述前轮及中轮分别通过转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前梁及中梁两端的转向节上;
转向横拉杆Ⅰ,其与所述前梁两端的转向节之间设置有梯形臂,所述转向横拉杆Ⅰ两端分别通过梯形臂与所述前梁两端的转向节的铰接耳铰接;
转向横拉杆Ⅱ,其与所述前梁两端的转向节之间设置有梯形臂,所述转向横拉杆Ⅱ两端分别通过梯形臂与所述中梁两端的转向节的铰接耳铰接;
转向直拉杆,其一端与转向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两根转向节臂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转向横拉杆Ⅰ位于所述前梁的前侧及所述转向横拉杆Ⅱ位于所述中梁前侧,或所述转向横拉杆Ⅰ位于所述前梁的后侧及所述转向横拉杆Ⅱ位于所述中梁后侧。
优选的是,所述前梁和中梁长度相同,所述前轮和中轮规格尺寸一致。
优选的是,所述四个转向节分别铰接于所述前梁及中梁两端的上侧面。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前轮加中轮四轮同向位转向,在四轮中的一轮或两轮打滑时,并不影响其预定的转向角度,更好地确保微耕机在行走时完成转向。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一种六轮两驱微耕机的省去车体后的俯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一种六轮两驱微耕机三对行走轮与转向装置左转弯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一种六轮两驱微耕机的前轮和中轮与转向装置左转弯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转向节臂,2.前轮,3.转向直拉杆,4.中轮,5.梯形臂,6.转向器,7.后轮轴,8.旋耕机,9.后轮,10.变速器,11.转向横拉杆Ⅱ,12.转向节,13.转向横拉杆Ⅰ,14.转轴,15.铰接耳,16.中梁,17.前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均以各图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六轮两驱微耕机,其包括:车体(图未视)、行走轮及旋耕机8,行走轮为三对,包括前轮2、中轮4及后轮9,前轮2、中轮4及后轮9分别设置于车体底部前侧、中部及后侧,后轮9通过后轮9轴与车体上的变速器10连接,其为给微耕机行走提供驱动力的驱动轮。旋耕机8设置于微耕机尾部,微耕机在行进过程中带着旋耕机8移动以在行进过程中进行旋耕作业。
前轮2及中轮4通过转向装置设置于车体上,如图1或图2所示,转向装置包括:转向器6、前梁17、中梁16、转向节12、转向横拉杆Ⅰ13、转向横拉杆Ⅱ11、转向直拉杆3,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开,未经全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9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多个候选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触摸式内照明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