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氧化三铁/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9834.X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5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霞;麦超;潘洪革;刘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2 | 分类号: | H01M4/52;H01M4/131;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005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纳米四氧化三铁/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负极材料的组成为Fe3O4/C,具有多孔球状或多孔块体的形貌,颗粒尺寸为0.2~50μm,孔径为50 nm~2μm;其中,碳材料包括蔗糖裂解碳,碳材料占粉体材料质量百分数为5%~70%,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嵌于蔗糖裂解的碳基体中;作为优选,所述的四氧化三铁的颗粒尺寸为10~200 nm,嵌于碳基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纳米四氧化三铁/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碳材料占粉体材料质量百分数为10%~60%,优选为2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纳米四氧化三铁/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负极材料单体为多孔球状颗粒的尺寸为0.2~20μm,孔径为50~500nm;对于块体结构颗粒通过粉碎处理制备成尺寸为0.2~50μm的粉体材料,孔径为50nm~2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纳米四氧化三铁/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碳材料还包括石墨,所述的石墨弥散分布于四氧化三铁和蔗糖裂解碳的混合颗粒间;作为优选,所述的石墨颗粒为粉化后厚度为0.1~50μm、大小1~100μm的片状粉末,占复合粉体材料质量的0%~30%,优选为5 ~ 15%。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氧化三铁/碳复合粉体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将摩尔比为1:(0.1~6):10的三价铁源、蔗糖和一水合氨混合溶解于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为与三价铁源的摩尔比为(0.5~10):100;在室温~100℃下搅拌均匀,得到悬浊液;
2)对所得悬浊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收集喷雾干燥粉体;
3)将所得粉体产物在氮气或氩气的惰性气氛中煅烧,得到多孔四氧化三铁/碳复合粉体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氧化三铁/碳复合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悬浊液中添加石墨进行搅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氧化三铁/碳复合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硬脂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氧化三铁/碳复合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煅烧温度为350~750℃,时间为0.5~10小时,优选为450~650℃,时间为1~6小时。
9.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粉体材料作为负极材料。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极、可以嵌入/脱嵌锂离子的正极以及介于所述负极和正极之间的电解质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98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