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楼宇照明节能控制的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60438.9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6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雷;贾根团;郑洪渠;李鹏宇;陈明;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楼宇 照明 节能 控制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楼宇照明节能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实现楼宇照明节能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楼宇灯光控制系统,大多采用DALI协议,将终端照明控制器分区域、总线等接入到DALI控制系统中,实现对照明的控制。
采用DALI协议的照明控制系统,需要复杂的布线工程。其总线容量也较小,数据帧长度也较短,需要较为复杂的网络拓扑设计才能实现功能。
目前,大多数建筑物仍然沿用传统的照明控制方式。传统照明控制系统控制方式单一,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管理方式落后,需要人为管理。这样不仅不能满足人们对照明模式多样的追求,而且更容易造成能源浪费。例如,当人离开房间忘记关灯时,就会出现“长明灯”现象。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照明控制系统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对室内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相关技术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目前主流的节能型照明智能控制系统主要是有线控制,也有采用射频和蓝牙技术的无线照明控制系统。然而,专门针对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节能型室内照明智能控制的研究工作却很少。
在此背景下,本设计结合近来在国内发展迅猛物联网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工作于全自动状态、根据室内场景变化自动切换照明模式、在满足人们照明需求的条件下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具有更广泛应用范围的实现楼宇照明节能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现楼宇照明节能控制的系统及方法具有如下构成:
该实现楼宇照明节能控制的系统,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系统包括:
第一终端节点,各个房间设置有数个第一终端节点,所述的第一终端节点用以采集室内的人员信息;
第二终端节点,各个房间设置有数个第二终端节点,所述的第二终端节点用以采集室内的光线强度信息;
第三终端节点,各个房间设置有数个第三终端节点,所述的第三终端节点用以根据照明模式控制指令对房间的照明模式进行设置;
路由节点,各个路由节点分别与各个房间一一对应,所述的路由节点用以接收所对应房间内各个第一终端节点和第二终端节点发送的人员信息和光线强度信息后进行综合处理并选择与房间适合的照明模式控制指令发送至所对应的第三终端节点。
较佳地,所述的第一终端节点包括:
红外传感器,用以采集室内的人员信息;
无线收发模块,用以将所述的室内的人员信息发送至所对应的路由节点。
更佳地,各个房间内具有至少一个设于房间入口处的第一终端节点和至少一个设于房间内部的第一终端节点。
较佳地,所述的第二终端节点包括:
光敏传感器,用以采集室内的光线强度信息;
无线收发模块,用以将所述的光线强度信息发送至所对应的路由节点。
较佳地,所述的第三终端节点包括:
照明模式设置模块,用以根据所述的路由节点发送的照明模式控制指令对房间的照明模式进行设置;
无线收发模块,用以接收所述的路由节点发送的照明模式控制指令。
较佳地,所述的路由节点包括:
照明模式选择模块,用以根据所对应房间内的人员信息和光线强度信息,从预先设计好的照明模式中选择一种和当前房间场景相对应的照明模式;
无线收发模块,用以接收所对应房间内各个第一终端节点和第二终端节点发送的人员信息和光线强度信息并将照明模式控制指令发送至所对应的第三终端节点。
较佳地,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基站节点,用以监控所属范围内的各个路由节点的工作状态以及预设各个路由节点对应房间的照明模式;
现场总线网关,各个基站节点通过所述的现场总线网关进行与控制电脑的通信。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所述的系统实现楼宇照明节能控制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的路由节点根据所述的第一终端节点发送的人员信息判断所对应的房间内是否有人,如果是,则继续步骤(2),否则继续步骤(4);
(2)所述的路由节点根据所述的第二终端节点发送的光线强度信息判断当前房间内光线亮度是否足够,如果是,则继续步骤(4),否则继续步骤(3);
(3)所述的路由节点根据所述的人员信息和光线强度信息选择与房间适合的照明模式并将照明模式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的第三终端节点,然后继续步骤(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04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