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段式供电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0587.5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8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梁贵毅;于婉清;侯静;黄顺建;段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8 | 分类号: | H02J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式 供电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段式供电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保障通信核心局房的供电可靠性,局房配电系统通常采用市电低压系统和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结合的供电方式。同时,在油机配电系统配置了车载应急油机。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即市电停电和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时,可以用车载应急油机供电。
通信核心局房油机传统配电系统如图1所示,在车载应急油机与机柜的连接处只配置了一个应急接口。但是,由于车载应急油机车容量较小,配置一般为600KW,而现在通信核心局房需要保障的供电负荷往往是车载应急油机车容量的3倍以上,所以当市电和备用柴油发电机组不能给机房负载供电时,需要三台以上车载应急油机车同时启动并接到该应急接口,才能保障局房的供电需求。这种供电方式称作并机供电。
在实际应用中,车载应急油机往往分散在几个局房放置,导致并机供电方式耗费的时间较长,供电的及时性不能保证,并且还要承担车载应急油机并机的风险。因为每台车载应急油机的频率和相位不同,在多台车载应急油机同时启动接到应急接口时,需要对多台承载应急油机输出的电压进行频率和相位校正。然而即使这样,采用并机供电方式供电时仍然可能会烧坏车载应急油机,给局房通信设备带来不稳定因素,影响运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段式供电装置和方法,成本低,维护简单,不仅保证了供电的及时性,而且利用分段供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段式供电装置,该装置包括:N个备用发电机、固定发电机、N个开关;
每个开关的不动端与相应的负载相连,第一个开关的动端包括两个切换端:第一备用发电机端和固定发电机端;第m个开关的动端包括两个切换端:第m-1个开关的不动端和第m备用发电机端,其中,N>=m>1;
若固定发电机工作正常,则所述第一个开关的动端与第一备用发电机端断开,所述第一个开关的动端切换至固定发电机端,与所述固定发电机相连,所述第m个开关的动端与第m备用发电机断开,所述第m个开关的动端切换至第m-1个开关的不动端,与所述第m-1个开关的不动端相连,以使得所述固定发电机向所有负载供电,所述所有负载为与所有开关不动端相连的负载;
若固定发电机工作故障,所述第一个开关的动端与固定发电机端断开,所述第一个开关的动端切换至第一备用发电机端,与所述备用发电机相连,所述第m个开关的动端与第m-1个开关的不动端断开,则第m个开关的动端切换至所述第m备用发电机端,与所述第m备用发电机相连,以使得所述第m备用发电机向第m个负载供电。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段式供电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每个开关的不动端与相应的负载相连,其中,第一个开关的动端包括两个切换端:第一备用发电机端和固定发电机端;第m个开关的动端包括两个切换端:第m-1个开关的不动端和第m备用发电机端,其中,N>=m>1;
若固定发电机工作正常,则将所述第一个开关的动端与第一备用发电机端断开,将所述第一个开关的动端切换至固定发电机端,与所述固定发电机相连,将所述第m个开关的动端与第m备用发电机断开,将所述第m个开关的动端切换至第m-1个开关的不动端,与所述第m-1个开关的不动端相连,以使得所述固定发电机向所有负载供电,所述所有负载为与所有开关不动端相连的负载;
若固定发电机工作故障,则将所述第一个开关的动端与固定发电机端断开,将所述第一个开关的动端切换至第一备用发电机端,与所述备用发电机相连,将所述第m个开关的动端与第m-1个开关的不动端断开,将第m个开关的动端切换至所述第m备用发电机端,与所述第m备用发电机相连,以使得所述第n备用发电机向第n个负载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05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