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雷滤雷水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1029.0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4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裕;陈锐贤;朱华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伟裕;陈锐贤;朱华标 |
主分类号: | E03B11/04 | 分类号: | E03B1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雷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箱,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雷滤雷水箱。
背景技术
在楼顶平台上安装水箱,由于水箱具有蓄水功能,可以有效地避免自来水水压不高或停水等因素给家居生活带来的不便。水箱通常安装于房子的最高层平台上,且有些水箱还配备了高脚架,水箱在整座房屋之中高高突起,一旦遇到雷雨天气,就成为了雷击的首要目标。
传统的做法是在水箱周围装上避雷针,以防止水箱被雷击中而损坏。由于水箱上连接有输水管,用户将输水管引入室内,以便将水箱内的水引入室内供用户使用。而避雷针在引雷避雷的同时,水箱亦会带上雷电,雷电会通过输水管内的水导入室内,给房屋内正在用水的用户造成生命危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使用安全性的防雷滤雷水箱。
一种防雷滤雷水箱,包括:箱体、水管和入户端,
所述水管一端与所述箱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入户端连接,所述箱体、所述水管及所述入户端形成贯通的输水通道,所述防雷滤雷水箱还包括至少两个防雷装置,
所述防雷装置包括:
金属直通套件,所述金属直通套件套接于所述水管上,所述金属直通套件与所述水管相互贯通;
接地线,所述接地线一端与所述金属直通套件连接,另一端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雷装置还包括金属片,所述金属片收容于所述金属直通套件内,所述金属片与所述金属直通套件电连接,所述金属片上开设有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户端为水龙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直通套件为金属直通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管为塑料水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呈环形阵列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圆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片与所述金属直通套件焊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雷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防雷装置装设于所述水管的中部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雷装置的数量为三个,第一个所述防雷装置靠近所述箱体设置,第二个所述防雷装置靠近所述入户端设置,第三个所述防雷装置设置于所述水管的中部位置。
在所述金属直通套件内装设所述金属片,增加了整个所述防雷装置与所述水管内的水的接触面积,当有电流通过时,更大的接触面积能更好地将电流导出,增强了所述防雷装置的导电效果。
当所述箱体遭受雷击而产生电流,电流通过所述水管内的水导向所述入户端时,所述防雷滤雷水箱通过在所述水管上装设所述防雷装置,所述防雷装置将电流导出到接地端,降低了用户遭受雷电袭击的风险,提高了所述防雷滤雷水箱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防雷滤雷水箱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防雷滤雷水箱的防雷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防雷滤雷水箱的金属片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防雷滤雷水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如图1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防雷滤雷水箱10的示意图。防雷滤雷水箱10包括:箱体100、水管200、入户端300及防雷装置400。
箱体100用于储存生活用水。
水管200一端与箱体100连接,另一端与入户端300连接,箱体100、水管200及入户端300形成贯通的输水通道123。
在本实施例中,水管200优先采用塑料水管。塑料水管具有重量轻、耐腐蚀的优点。同时,塑料水管是电的绝缘体,防雷滤雷水箱10采用塑料水管作为输水管,可以较好得隔绝因雷击所产生的雷电沿塑料水管传输,防止用户因触电而造成生命危险。
在本实施例中,入户端300为水龙头。在其它实施例中,入户端300并不限于水龙头,还可以采用其它用于对水管200内的水进行控制的调节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伟裕;陈锐贤;朱华标,未经周伟裕;陈锐贤;朱华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10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