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辐射交联的聚烯烃弹性体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1030.3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9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民;王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51/06;C08K13/02;C08K5/3492;C08K5/103;C08K5/14;C08J3/28;C08J3/24;B29C47/92;B29C7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交联 烯烃 弹性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辐射交联后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聚烯烃弹性体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其中,所述聚烯烃弹性体为乙烯和丁烯、戊烯、己烯或辛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所述辐射交联的聚烯烃弹性体膜的交联度为3~70%;辐射剂量为10~200KGY。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后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聚烯烃弹性体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弹性体为经过极性基团接枝过的或不经过接枝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交联后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聚烯烃弹性体膜,其特征在于:极性基团来自于硅烷偶联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后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聚烯烃弹性体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助交联剂选自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三聚氰酸三烯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后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聚烯烃弹性体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选自酚类抗氧剂、受阻胺类抗氧剂、亚磷酸类、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辐射交联后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聚烯烃弹性体膜,其特征在于: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癸二酸二(2,2,6,6-四甲基-4-哌啶)酯和N,N'-二仲丁基对苯二胺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后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聚烯烃弹性体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是KH5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后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聚烯烃弹性体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交联剂选自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后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聚烯烃弹性体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选自碳黑、锌钡白、硫化锌、钛白粉、玻璃微珠中任意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后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聚烯烃弹性体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交联的聚烯烃弹性体膜的厚度为0.2~1m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辐射交联后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聚烯烃弹性体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交联的聚烯烃弹性体膜的厚度为0.3~0.7mm。
12.一种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辐射交联后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聚烯烃弹性体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聚烯烃弹性体80~99份,助交联剂0.5~1份,抗氧剂0.1~0.5份,硅烷偶联剂0.4~1份,有机过氧化物交联剂0~1份和颜料0~18份,充分混合后加入挤出机,通过T形平板模具挤出成膜,经过辐射交联的方法得到辐射交联的聚烯烃弹性体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辐射交联后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聚烯烃弹性体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交联的方法中辐射交联选自采用β射线、γ射线、X射线、α射线或中子射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辐射交联后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聚烯烃弹性体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的温度为70~110℃,模具温度为70~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10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