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液袋冷却冲孔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1257.8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3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邹瑰丽;伍海英;万一龙;张爱波;程志鹏;刘思川;谭鸿波;葛均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30 | 分类号: | B65B4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张飙 |
地址: | 414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冷却 冲孔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输液袋冷却冲孔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袋身灌装式输液产品是一种国内新型的软包装输液产品,该产品是通过将非PVC多层共挤膜与自带密封功能的管口热合密封形成袋身灌装式输液袋,同时在袋身的任意一侧预留未焊接区域作为药液灌装口,为顺利实现袋身任意一侧开口作为药液灌装口的要求,须对袋体相应区域冲切定位孔来实现对灌装式输液袋的定位,由于非PVC多层共挤膜的易粘连性,在周边热合高温热压焊接过程中,袋体受冷却板的压制及受热压焊接高温的影响,上下两片共挤膜易粘连在一起;且定位孔冲切时两片共挤膜受模具挤压,易造成进一步粘连,使得后续对输液袋进行灌装时很难将已粘连的任意一侧未焊接区域分开,造成灌装困难,影响生产的效率,进而影响效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袋体上设置了药液灌装口,并保证药液灌装口处共挤膜不粘连在一起的输液袋冷却冲孔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施上述方法的输液袋冷却冲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输液袋冷却冲孔方法,具体为:
1)在上冷却板、下冷却板上与袋身非焊接区域对应的位置设置特定形状的开孔;
2)在开孔处设置真空吸盘开袋装置;
3)在上冷却板、下冷却板压住袋体进行冷却冲孔的同时,真空吸盘开袋装置将非焊接区域的两层共挤膜相互拉开,使上、下两层共挤膜保持在一个相对分离的状态,冲孔完成后,真空停止作用将共挤膜松开,袋体循环至后续的工位。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开孔为根据袋身非焊接区域的大小以及在袋身上的部位,在上冷却板、下冷却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的开孔,在上冷却板、下冷却板压住袋体时,开孔的区域与袋身非焊接区域相吻合,使得这部分区域的共挤膜不被冷却板压住。
本发明一种实施上述方法的输液袋冷却冲孔装置,包括冲孔头、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冲孔头设置在上冷却板上,在上冷却板、下冷却板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方形开槽,该方形开槽的区域与袋身尾部未焊接区相吻合,方形开槽所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真空吸盘开袋装置,该真空吸盘开袋装置控制其上设置的真空吸盘在方形开槽的空间区域内上下运动,真空吸盘能够将该区域的共挤膜从上下两侧吸住,并使袋身尾部未焊接区的上层膜和下层膜在冷却冲孔时保持膜分层的状态。
进一步,所述真空吸盘开袋装置还包括开袋气缸,该开袋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冷却板上。
进一步,所述开袋气缸连接杆通过所述上冷却板、下冷却板上设置的第一通孔贯穿而出,开袋气缸连接杆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设置于所述方形开槽的空间区域内。
进一步,所述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上均设置有控制其运动的冷却板上下移动气缸。
进一步,所述冲孔头通过支架安装在上冷却板上。
进一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冲孔气缸,冲孔气缸的前端设置有所述冲孔头。
进一步,所述冲孔头对应于输液袋尾部的定位挂孔。
进一步,所述上冷却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冲孔头通过第二通孔贯穿而出。
本发明通过在开槽处设置真空开袋吸盘装置,使预留未焊接区域的共挤膜在进行冷却冲孔时处于分层的状态,从而保证用作药液灌装口的预留未焊接区域的共挤膜不会再次的粘连在一起,为后续的灌装进行了开袋预处理,提高了灌装的开袋效率,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冷却冲孔时冷却板压住袋体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尾灌式输液袋;
图3为下冷却板结构以及袋体尾部膜被分层后状态示意图;
图4为开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冷却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板上下移动气缸,2尾灌式输液袋,3上冷却板,4下冷却板,5开袋气缸,6冲孔气缸,7冲孔头,8上层膜,9下层膜,10真空吸盘,11方形开槽,12袋身尾部未焊接区,13定位挂孔,14连接杆,15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发明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12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