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溶性树枝取代的S,S-二氧-二苯并噻吩基蓝光分子玻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2107.9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3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旭辉;宋茜;伊戈·派里皮奇卡;伊瑞娜·派里皮奇卡;马克西姆·科里奇科夫;彭俊彪;曹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33/76 | 分类号: | C07D333/76;C07D409/10;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溶性 树枝 取代 二氧 噻吩 基蓝光 分子 玻璃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可溶性树枝取代的S,S-二氧-二苯并噻吩基蓝光分子玻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中的一种:
所述的Dendron为可溶型树枝基团,具有如下结构单元(1),其中R1为含碳数为1-20的烷基或烷氧基;
所述的Ar1为刚性基团,具有如下结构单元中(2)~(7)中的一种,其中R1、R2为含碳数为1-20的烷基或烷氧基;
(1)
(2)
(3)
(4)
(5)
(6)
(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树枝取代的S,S-二氧二苯并噻吩基蓝光分子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具有非晶态特性。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树枝取代的S,S-二氧二苯并噻吩基蓝光分子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在甲苯或二甲苯中的溶解度均大于20mg/mL。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树枝取代的S,S-二氧二苯并噻吩基蓝光分子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用甲苯或二甲苯旋涂成膜。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树枝取代的S,S-二氧二苯并噻吩基蓝光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3,7-二溴-S,S-二氧-二苯并噻吩或者2,8-二溴-S,S-二氧-二苯并噻吩作为反应原料,通过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引入可溶性树枝基团Dendron,得到单取代的S,S-二氧-二苯并噻吩基分子溴化物,或者继续将所得的单取代的S,S-二氧-二苯并噻吩基分子溴化物通过正丁基锂的作用下的低温反应生成对应的硼酸酯;其中3,7-二溴-S,S-二氧-二苯并噻吩或者2,8-二溴-S,S-二氧-二苯并噻吩与Dendron的摩尔比为2:1-1:2;
(2)将步骤(1)所得溴化物或由溴化物制备得到的硼酸酯,通过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引入Ar1,得到目标产物,即可溶性树枝取代的S,S-二氧二苯并噻吩基蓝光分子材料;其中溴化物或由溴化物制备得到的硼酸酯与Ar1的摩尔比为2:1-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溶性树枝取代的S,S-二氧-二苯并噻吩分子蓝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引入可溶性树枝基团Dendron是指反应 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温度范围在70~110℃,反应时间范围在8~36h,使用四(三苯基瞵)合钯作为催化剂,所述四(三苯基瞵)合钯与可溶性树枝基团Dendron的摩尔比为1%~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溶性树枝取代的S,S-二氧-二苯并噻吩分子蓝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引入Ar1是指反应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温度范围在70~110℃,反应时间范围在8~36h,使用四(三苯基瞵)合钯作为催化剂,所述四(三苯基瞵)合钯与Ar1的摩尔比为1%~3%。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树枝取代的S,S-二氧-二苯并噻吩分子蓝光材料应用于制备发光材料。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树枝取代的S,S-二氧-二苯并噻吩分子蓝光材料应用于电致发光及激光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21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