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花脱叶催熟悬浮剂及其施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2858.0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8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代建龙;董合忠;李维江;卢合全;李振怀;唐薇;张冬梅;孔祥强;罗振;辛承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N59/08 | 分类号: | A01N59/08;A01N25/04;A01P21/00;A01G7/06;A01N47/3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韩百翠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花 催熟 悬浮 及其 施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花脱叶催熟悬浮剂及其施用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棉田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机采棉面积的扩大,各种脱叶剂和催熟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效脱叶催熟剂的施用可以提高机械化采棉的采摘率和作业效率,同时减少棉叶对机采籽棉的污染,提高机械化采棉的质量,是机械采棉的关键一环。
目前采用的催熟剂主要是乙烯利,它能加速叶片光合产物和铃壳内营养物质向种子和纤维内运转,促使棉铃提前开裂。而脱叶剂的种类较多,主要有脱叶磷、草甘膦、百草枯、敌草隆、脱落宝、真功夫、噻苯隆等,通过诱导叶柄离层的形成而加速叶片脱落。由于目前尚没有发现既能脱叶又能催熟的化合物,脱叶剂和催熟剂混配施用是普遍采用的有效解决途径,但不同种类脱叶剂和催熟剂混用的效果存在差异,并且药剂喷施时间及喷施浓度等也会影响脱叶催熟剂的施药效果。另外,药剂中添加的助剂种类对药剂药效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国内种植的机采棉主要为结铃较为集中的早熟性品种,脱叶催熟剂的过早施用缩短了棉花叶片的生理功能期,势必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针对此,通过研究比较发明一种成本低、效果好、对棉花产量和品质负面影响小的脱叶催熟剂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发明内容
尽管脱叶催熟剂的种类繁多,且脱叶剂和催熟剂两者配合施用明显提高了药效,但在脱叶效果和经济效益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从脱叶催熟剂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影响来看,脱叶催熟剂的过早施用缩短了叶片生理功能器,易引起后期棉铃脱落和纤维发育受阻,导致产量和品质降低;从施用时间来看,现有脱叶催熟剂要求喷药后数日内日最高气温需保持在20℃以上,且喷药10天内无明显降雨;从脱叶催熟效果来看,传统脱叶催熟剂的脱叶效果一般在90%左右,吐絮率在85%左右;从使用成本上看,脱落宝与乙烯利的混合液较经济,虽然也可达到脱叶效果,但易对棉花品质造成损伤。另外,乙烯利用量过大可导致棉叶易焦脆,枯死后仍与枝干相连,机械采收时,籽棉含叶片杂质偏高。因此,发明一种新的棉花脱叶催熟剂,并制定出合理的施用方法,有利于提高棉花的脱叶催熟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棉花脱叶催熟悬浮剂,其特征是,其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噻苯隆5-7%、氯化钠55-65%、硅油消泡剂0.05-0.15%、丙二醇防冻剂0.3-0.8%、聚羧酸盐分散剂4-6%,余量为水。
优选配比如下:噻苯隆6%、氯化钠60%、硅油消泡剂0.1%、丙二醇防冻剂0.5%、聚羧酸盐分散剂5%,余量为水。
制备方法:首先将硅油消泡剂、丙二醇防冻剂和聚羧酸盐分散剂充分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噻苯隆和氯化钠,在磨球机中磨球1.5~2小时,使粒径在5 mm以下,然后加入水,即得脱叶催熟悬浮剂制剂。
该脱叶催熟悬浮剂的施用方法是:每450kg水加入本发明脱叶催熟悬浮剂3.75 L和油酸甲酯乳化剂225 g,制成喷施液进行喷施;选择晴朗天,气温稳定在15 ℃以上,棉田吐絮率65-75%时,采用双层吊挂垂直水平喷头喷雾器进行第一次喷施;间隔15天后进行第二次喷施;要求喷施均匀,保证每一叶片都均匀粘附药液。每次每公顷棉田喷施喷施液约450kg(450kg水+脱叶催熟悬浮剂3.75 L+油酸甲酯乳化剂225 g)。
本发明的棉花脱叶催熟悬浮剂及其施用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脱叶催熟效果提高。传统脱叶催熟剂的脱叶率和吐絮率分别为90%左右和85%左右;本发明在传统脱叶剂的基础上添加氯化钠作为脱叶催熟成分,利用氯离子的毒害作用和强渗透性加快叶柄基部离层的形成,促使叶片脱落,钠离子则可促进棉花叶片的气孔开放,加快叶片和铃壳的脱水进程,利于棉铃吐絮,并辅以油酸甲酯助剂,进一步增强了药效,通过2次喷施,脱叶率和吐絮率可高达95%和90%以上。
二、药剂总用量减少,成本有所降低。本发明与传统脱叶剂+乙烯利混合药剂相比,药剂总用量减少25%,噻苯隆减少25%,并减免了乙烯利成分,总成本降低20%左右;与传统的添加伴宝的脱叶催熟剂投入成本相比,添加更为经济的油酸甲酯作为脱叶催熟剂助剂,投入成本可进一步降低8%左右。
三是对低温适应性强。传统脱叶催熟剂要求气温稳定在20℃以上保持数日,施药后5天日均温需≥18 ℃;本发明要求施药后5天日均温≥15 ℃即可。
四是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负面影响小。与传统脱叶催熟剂相比,本发明脱叶催熟悬浮剂增产皮棉6.0%以上,纤维长度也有所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未经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28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
- 下一篇:笼门自锁式捕鼠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