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肝的药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64065.2 申请日: 2014-02-22
公开(公告)号: CN104857170A 公开(公告)日: 2015-08-26
发明(设计)人: 黄仁彬;杨欣;王丽惠;葛文漪;何开嫩;林兴;方芳;郭雪峰;陈庆全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85 分类号: A61K36/85;A61K9/16;A61P31/20;A61P1/1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0021 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药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保肝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保肝药物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肝病是指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及其它病因导致的急、慢性肝病。除病毒感染外,各种损肝因素所致的肝脏损伤,都可能发生肝细胞坏死,炎症并继发纤维化的病理特征。肝损伤不是一个独立的病名,而是一种病理改变,是各型肝病共同的病理基础。化学及药物损伤是以化学毒性物质如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胺等因素引起的肝脏急、慢性损伤。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炎症刺激时,肝脏中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的增生与降解失去平衡,进而导致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轻者称为纤维化,重者进而使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形成,称为肝硬化。由于肝纤维化形成机制极其复杂,具有病因多样性、进展渐变性、病变可逆性、最终难治性等特点,而西药治疗往往只针对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开发研制新保肝药物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祖国医学有其独特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药能够延缓、遏制这一进程,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确有疗效,其作用是多方面、多靶点的,可能着眼于上述各个环节。且相对其他药物,中药的不良反应较小,可长期服用,而且价格低廉。 

乙肝颗粒系根据民间治疗肝炎经验和中医理论研制的复方制剂,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海金沙、夏枯草、蒲公英、土茵陈、马鞭草、三枝枪等多种中草药配伍组成。本发明人长期大量的研究发现,实验研究表明乙肝颗粒对四氯化碳、对乙酰氨基酚、D-半乳糖胺等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刀豆蛋白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和大鼠慢性肝纤维化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外乙肝颗粒及其含药血清可抑制肝HSC-T6的增殖和胶原合成。本发明有可能成为急性肝损伤和慢性肝纤维化患者提供新的疗效较好的保肝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新的保肝作用的中草药的组合物,解决乙肝治疗效果差的问题。发明人在多年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经反复实践,得到以下本组合物。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一、乙肝颗粒制备: 

1、一种保肝药物乙肝颗粒组方:女贞子、旱莲草、鸡血藤、柴胡、丹参、鸡骨草、海金沙、夏枯草、茵陈、马鞭草各8g(克),共8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肝颗粒(YGKL),其颗粒制备方法为:乙肝颗粒的最佳水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h。制粒方法以干膏粉末∶淀粉∶糊精∶蔗糖=5∶6∶4∶2为最佳。 

二、药效学研究内容: 

1、乙肝颗粒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和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2、乙肝颗粒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3、乙肝颗粒及其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 

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 

1、乙肝颗粒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和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1)乙肝颗粒对小鼠CCl4、D-Gal、AP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采用小鼠CCl4、D-Gal、AP急性肝损伤为动物模型,联苯双酯为阳性对照药。结果显示,乙肝颗粒能降低血清ALT、AST、AKP活性,肝组织MDA含量和肝组织SOD活性;能够减轻肝细胞损伤程度。结果见表1、表2、表3。 

表1  乙肝颗粒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ALT、AST、MDA和SOD的影响(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2  乙肝颗粒对D-Gal所致急性肝损伤ALT、AST、AKP、MDA和SOD的影响(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3  乙肝颗粒对AP所致急性肝损伤ALT、AST、AKP、MDA和SOD的影响(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乙肝颗粒对刀豆蛋白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采用对刀豆蛋白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为动物模型,联苯双酯为阳性对照药。结果显示,YGZYS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AST,LDH活性和肝组织MDA、NO水平,升高肝组织SOD,GSH和GSH-PX水平。能够减轻肝细胞 损伤程度。结果见表4、表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医科大学,未经广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40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