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菌参发酵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4574.5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5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郭丹钊;马海乐;王薇薇;朱怡豪;王志武;杨丹丹;顾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袋泡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参发酵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含樟芝和太子参的发酵茶及其加工工艺,属于茶代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 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其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可以补益气阴,生津止渴,功效与人参相近,但力量较弱,药力平和,以清补见长,老少皆宜。研究表明,太子参富含糖类、环肽类、氨基酸类、皂苷类、微量元素等营养和功能成分(秦民坚, 余永邦, 黄文哲, 等. 不同产地太子参的品质分析.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5, 19(5): 29-32;林 茂, 郑炯, 杨琳, 等. 不同产地太子参中化学成分分析. 食品科学, 2012, 33(2): 204-207),具有抗疲劳、抗氧化、抗应激、降血糖、增强免疫等显著功效(Wong C K, Leung K N, Fung K P. The immunostimulating activities of anti-tumor polysaccharides from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Immunopharmacology, 1994, 28(1): 47-54;NG T B, LIU F, WANG H X. The antioxldant efects of aqueous and organic extracts of Panax quinquefolium, Panax notoginseng, Codonopsis pilosula, Pseudostella riaheterophylla and Glehnia littoralis. Ethnopharmacol, 2004, 93(23): 285-288;吴朝峰, 林彦铨. 药用植物太子参的研究进展.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3(4): 426-430),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一味具有益气健脾和生津润肺等功效且营养丰富的珍贵清补佳品。
20世纪70年代以前,太子参以野生为主,在我国华东、华中、华北和西北等地都有分布;后扩大栽培,现在在福建、山东、江苏和安徽等地均有规模种植与栽培,资源非常丰富,开展太子参的食用开发研究,能刺激消费需求,提高其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发展区域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着极其重要意义。作为膳食原料用来煲汤或者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片剂、口服液等是太子参的传统食用方式,随着太子参资源利用的不断开发、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以及市场需求的拓展,以太子参为主要原料和配方的补益保健茶品等正在不断研制开发,因其便于携带和食用而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中国专利CN103404676A公开了一种太子参茶的制备方法,该太子参茶仅有太子参构成,方法包括原料选择、等级筛选、清洗、烘干、炒制加工、粉碎、封存包装。
太子参白茶由柘荣太子参和福鼎白茶按照一定的配比组成,既保持了白茶的抗辐射又增加了太子参补气益脾和养阴生津的保健功能(蔡彬新, 陈爱平, 林金科, 等. 太子参白茶对辐射的防护作用.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5(1): 21-27.)。
参麦茶的组方为太子参9g,浮小麦15g,红枣20枚,具有补气生血的功效(张婕, 于华生, 游勇基. 柘荣太子参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海峡药学, 2011, 23(5): 48-50)。
中国专利CN10208492A公开了金银花太子参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原料选取和配料,取金银花6g和太子参15g,两者粉碎后混合,即得金银花太子参茶,具有补气和清热的作用。
这些开发研制的太子参茶类制品,均为原料的常规粉碎处理,且为太子参和其他食品(或药品)的简单混合。而仅通过粉碎来提高太子参茶功效成分的析出程度,效果有限,且粉碎过细易影响茶汤澄清度;另外,太子参药材本身含有甲硫醇、二甲基硫、小分子呋喃类和糠醛等化合物,会散发出一种似“六六六”样特异气味(钱伟, 韩乐, 刘训红等. 太子参药材特异气味成分的HSGC-MS分析研究.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0, 24(5): 25-27),影响口感,简单的混合并不能显著地改善太子参原有特殊气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45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合苇蘑生长的液态培养基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电脑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