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场微观选址用地表粗糙度变化模型的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4840.4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6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汪宁渤;路亮;姜文玲;丁坤;周识远;李津;张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7/00 | 分类号: | G06F17/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高玉滨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场 微观 选址 用地 粗糙 变化 模型 建模 方法 | ||
1.一种风电场微观选址用地表粗糙度变化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a、建立粗糙度变化模型;
b、求解上述建立的粗糙度变化模型,具体包括:
非均一下垫面对上风向未受扰流场的扰动一般通过增速因子来评价,增速因子定义为:相对于下垫面同一高度处,下风向受扰风速与上风向未受扰风速之差与上风向未受扰风速的比,即:
其中,U0表示上风向未受扰风速,U′表示下风向受扰风速与上风向未受扰风速之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场微观选址用地表粗糙度变化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假设上游未受扰来流经过两次粗糙度变化扰动后到达测风塔所在位置,此时的风电机组的风廓线应由三部分拼接而成,分别为对应粗糙度z01、摩擦速度u*1的u1(z),对应粗糙度z02、摩擦速度u*2的u2(z)以及对应粗糙度z03、摩擦速度u*3的u3(z);
根据实验观测与仿真分析,流经变化粗糙度的下风向风廓线表示为:
公式(1)中,z02为研究位置的粗糙度,z01为距离研究位置最近的上风向粗糙度,u表示风速,z表示距离地表的高度,u*1、u*2分别为对应z01、z02的摩擦速度,κ=0.4为卡曼常数,h为内边界层高度,由下式确定:
公式(2)中,z'0=max(z01,z02),其值等于Z01和Z02中较大的一个,x为粗糙度变化位置与研究位置的距离;
由上,如果已知摩擦速度u*1、u*2与粗糙度z01、z02,根据公式(1)和公式(2)得到粗糙度变化扰动下的风力发电机组处不同高度的风速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48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