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超深层低渗稠油油藏单井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64889.X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3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孙焕泉;吴光焕;李伟忠;赵红雨;邓宏伟;尹小梅;王可君;王一平;赵梅;隋永婷;石军平;李伟;王传飞;李洪毅;杨艳霞;陈桂华;梁金萍;崔卫东;陈明铭;赵衍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5 | 分类号: | E21B43/25;E21B43/26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深层 低渗稠 油油 藏单井 产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技术,尤其是一种提高超深层低渗稠油油藏单井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深层低渗稠油油藏由于埋藏深、原油粘度高、渗透率低、储层高温水敏性强,常规稠油热采或冷采工艺无法实现有效动用,开发难度大,超深层低渗稠油基本上处于未动用状态。国内外没有有效开发先例,属世界级难题。目前,对于有效开发方式的探索大部分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主要包括压裂、超临界锅炉注汽、化学吞吐等开发方式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应用这些开发方式虽然获得一定的初期产量,但后期稳产时间短,无法长期缓解开发矛盾。
目前,稠油开采越来越倾向于水平井和复杂结构井技术的应用。与常规井相比,水平井具有提高生产能力、加快开采速度和降低底水锥进等优点。复杂结构井通过复杂的井结构引入一种新思路,通过较多的侧向井进入到以前未被动用到的原油带,与直井甚至单个水平井相比, 复杂结构井具有更多的优势。因此,水平井和复杂结构井技术与分段体积压裂、蒸汽吞吐、化学吞吐(DCS)等技术相结合,同时优化注汽、防砂和油层保护工艺,以提高难动用储量的开发效果,是今后此类稠油油藏开采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超深层低渗稠油油藏单井产能的方法,利用长水平井分段压裂提高超深层低渗稠油油藏单井产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超深层低渗稠油油藏单井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合适油藏的步骤,该油藏为超深层低渗稠油油藏;
在上述油藏的油层内部署长水平井的步骤,该长水平井至少为300米,以增加井筒与油层接触面积,降低流体渗流阻力;
对长水平井进行至少3级分段压裂,形成多裂缝的步骤,该裂缝为由长水平井径向向外压裂延伸至油层的裂缝,这种裂缝变径向流为线性流和拟径向流,改善近井地带的油气渗流条件,解除近井地带污染,提高单井产能。
所述超深层低渗稠油油藏埋深大于1600m(米),油层厚度不小于8m(米),地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大于50mPa.s(毫帕·秒),原油密度大于0.934g/cm3(克每立方米),油层渗透率小于0.2μm2(达西)的强水敏性稠油油藏;
所述多裂缝的裂缝间距为100m(米),即每隔100m(米)进行一次压裂;裂缝半长为70m(米);井距为200m(米)。
所述部署的长水平井位于油层内的水平段,该水平段延伸方向要垂直于地应力方向,且水平段位于油层中下部。
所述长水平井压裂要垂直地层最大主应力方向,裂缝导流能力为0.8um2·m(达西·米)。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方法是针对油藏埋藏深度大、物性差、原油粘度高、储层水敏性强的稠油油藏,在目前的技术背景下开发能够大幅度提高稠油油藏单井产能的新型技术。在生产过程中,长水平井增加了井筒与油层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原油在井筒中的流动阻力,从而提高油气产量。对于稠油油藏长水平井可以降低注汽压力,提高吸汽能力。长水平井压裂后,一口水平井相当于多口直井,形成了多裂缝系统,建立高导流能力通道,大幅度改善渗流条件,提高油气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深层低渗稠油油藏提高单井产能的新方法,适用于油藏埋深大于1600m(米),油层厚度不小于8m(米),地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大于50mPa.s(毫帕·秒),原油密度大于0.934g/cm3(克每立方米),油层渗透率小于0.2μm2(达西)的强水敏性稠油油藏。
(1)部署水平段长度为500m(米)水平井,水平段延伸方向垂直于地应力方向;
(2)水平井位于油层中下部;
(3)垂直地层最大主应力方向对长水平井进行多级分段压裂;形成多级裂缝;
(4)裂缝间距为100m(米),即压裂5条裂缝;
(5)裂缝半长为70m(米),裂缝导流能力为0.8um2·m(达西·米)。
裂缝导流能力是指支撑剂在储层闭合压力作用下通过或输送储层流体的能力,以支撑裂缝渗透率与裂缝闭合宽度的乘积表示。
裂缝半长又称裂缝半径。即油储层压裂强化后,裂缝从井筒沿径向向油储层延伸的距离。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48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