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化合物及应用其的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5333.2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3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罗福贤;刘涛;蔡永强;罗欢;彭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03/10 | 分类号: | C07D403/10;A01N43/647;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9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葡萄 霜霉病 化合物 应用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化合物及其组合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葡萄霜霉病化合物及其组合物。
背景技术
葡萄霜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病菌原生于北美洲东部的野生葡萄上。19世纪后期,伴随欧洲种葡萄向全球引种栽培,葡萄霜霉病传播到全世界所有葡萄栽培区,如最早发明的化学杀菌剂波尔多液就是针对该病害发生而发现的。我国各葡萄种植区均有发生,病害主要侵染植株的幼嫩器官,危害叶片、嫩梢和幼果。如果防治不及时,霜霉病对葡萄树势及其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葡萄霜霉病再各葡萄产区几乎均有分布。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新梢幼果等幼嫩组织。叶片被害,初生淡黄色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褐色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病斑,数斑相连变成不规则形大斑。天气潮湿时,于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霜霉状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发病严重时病叶早枯早落,嫩梢受害,形成水渍状斑点,后变为褐色略凹陷的病斑,潮湿时病斑也产生白色霜霉。病重时新梢扭曲,生长停止,甚至枯死。卷须、穗轴、叶柄有时也能被害,其症状与嫩梢相似。幼果被害,病部褪色,变硬下陷,上生白色霜霉,很易萎缩脱落。果粒半大时受害,病部褐色至暗色,软腐早落。果实着色后不再侵染。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2年。翌年春季萌发产生芽孢囊,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叶片上,通过气孔侵入,菌丝在细胞间隙蔓延,并长出圆锥形吸器伸人寄主细胞内吸取养料,然后从气孔伸出孢囊梗,产生孢子囊,借风雨进行再侵染。病害的潜育期在感病品种上只有4~13天,抗病品种则需20天。秋末病菌在病组织中经藏卵器和雄精器配合,形成卵孢子越冬。
气候条件对发病和流行影响很大。该病多在秋季发生,是葡萄生长后期病害,冷凉潮湿的气候有利发病。病菌卵孢子萌发温度范围13~33℃,适宜温度25℃,同时要有充足的水分或雨露。孢子囊萌发温度范围5~27℃,适宜温度10~15℃,并要有游离水存在。孢子囊形成温度13~28℃,15℃左右形成孢子囊最多,要求相对湿度95~100%。游动孢子产出温度范围12~30℃,适宜温度18~24℃,须有水滴存在。试验表明:孢子囊有雨露存在时,21℃萌发40-50%,10℃时萌发95%;孢子囊在高温干燥条件能存活4~6天,在低温下可存活14~16天;游动孢子在相对湿度70~80%时能侵入幼叶,相对湿度在80~100%时老叶才能受害。因此秋季低温、多雨易引致该病的流行。
长期以来,控制葡萄霜霉病主要依靠化学药剂如石硫合剂、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乙磷铝可湿性粉剂、瑞毒霉、代森锰锌、甲霜灵、苯霜灵、杀毒矾等,最近研制药剂有烯酰吗啉、氟吗啉、霜脲氰等。近年来,由于长期单一使用,病菌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甲霜灵在葡萄老产区已几乎失去防效,乙磷铝、雷多米尔等内吸杀菌剂防效也逐渐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合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治葡萄霜霉病。
所述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有机化合物,其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
优选地,其是晶体,所述晶体属于斜方晶系,其空间群为P21,β=89.5°。
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和农药上可接受的助剂、表面活性剂、溶剂和载体制备成农药组合物;
所述助剂和表面活性剂优选为扩散剂NNO、十二烷基硫酸钠、扩散剂MF、木质素磺酸钠、农乳60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萘磺酸甲醛缩聚物、硫酸铵、乳化剂603#、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00#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优选异丙醇、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乙酸乙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载体优选白炭黑、高岭土、水、陶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组合物可制备为可溶性液剂、微乳剂、水乳剂、悬乳剂、种衣剂、可湿性粉粒剂、缓释颗粒剂、控释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干悬乳剂,或直接使用的颗粒剂;
所述组合物可防治葡萄霜霉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实施例1化合物的氢核磁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制备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用到的所有原料和溶剂均购自Sigma Biochemical and Organic Compounds for Research and Diagnostic Clinical Reagents公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未经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53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轴打孔辅助夹具
- 下一篇:一种电机整体车的装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