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混凝土楼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5680.5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0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国;于新平;陈广林;陈界羽;鲍仁行;刘江林;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E04G21/00;E04F11/0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楼梯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指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全国除少数省以外,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地震基本烈度6度及以上地区的面积占全部国土面积2/3以上。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房屋建筑的破坏和倒塌。震害还反映出现有的一些建筑结构或结构构件(如楼梯)的抗震设计很难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美好生活的安全需求。
地震中大量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部分的楼梯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与楼梯相连的框架柱也有所损坏。当前,常规设计中不考虑楼梯参与整体结构共同工作,也不对楼梯自身进行抗震设计。实际上在地震中楼梯首要功能应当是疏散、救援通道,充当着第一道抗震防线。在对楼梯的抗震性能的研究中,工程人员提出了一些增强结构或构件抗震能力的抗震措施和方法,如对楼梯自身进行抗震设计,加强楼梯间的框架柱或把楼梯柱改为框架柱,以及将楼梯间设计成钢筋混凝土或砖砌剪力墙结构等。上述抗震设计方法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楼梯的抗震能力和减轻地震灾害,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建筑结构中楼梯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也不能改变其结构的破坏模式,故仍不满足抗震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楼梯设计中抗震强度不足以及楼梯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施工方法,包括:
搭设梯板、梯梁、以及平台的模板;
绑扎梯板钢筋、梯梁钢筋、以及平台钢筋,将梯板钢筋中的顶部钢筋与梯梁钢筋和平台钢筋绑扎在一起;
施行混凝土浇筑,包括:浇筑梯梁混凝土,形成梯梁;浇筑平台混凝土,形成平台;浇筑梯板混凝土,并抹平形成台阶结构;在梯板的底部与安装面之间设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活动间隙和设于所述安装面之上的第一隔离层;
待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梯板、梯梁、以及平台的模板,形成钢筋混凝土楼梯结构。
采用梯板钢筋的顶部与梯梁钢筋和平台钢筋绑扎在一起,然后浇筑混凝土锚固形成整体结构。使得楼梯、平台以及梯梁之间的结构牢固,增加楼梯整体的抗震强度。在梯板底部与安装面之间设置缓冲结构,该缓冲结构为活动间隙和第一隔离层,通过第一隔离层来缓冲地震中楼梯与安装面结构之间作用力,减小楼梯构件对安装面结构刚度的影响,同时楼梯承担的水平地震力也减小,有利于楼梯和平台以及梯梁整体结构的抗震。通过在梯板底板与安装面之间设置活动间隙,使得梯板在变形状态下可以自由收缩,呈现可移动状态,解决楼梯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另外,楼梯和平台以及梯梁之间由于钢筋绑扎在一起,成一体结构,可以防止地震中楼梯从平台上滑落。采用上述施工方法得到的楼梯,能够减小地震发生时楼梯的震害,使得楼梯成为逃生和救援的可靠通道。同时施工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可以防止地震下产生的结构破坏。
本发明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施工第一层楼梯时,所述安装面为地面处梯梁,先浇筑地面处梯梁混凝土,再施行第一层楼梯的混凝土浇筑。
本发明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除第一层楼梯外,所述安装面为下一层楼梯的平台,下一层楼梯施工结束后,再进行上一层楼梯施工。本发明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于地面以及平台之上形成建筑面层,所述建筑面层与楼板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层。
本发明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层的厚度为3毫米至7毫米,所述第二隔离层的厚度为40毫米至60毫米。
本发明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梯结构,包括平台、支撑连接所述平台的梯梁、以及顶部与所述平台和所述梯梁锚固连接的梯板,所述梯板的底部置于安装面之上并与所述安装面之间设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活动间隙和设于所述安装面之上的第一隔离层。
本发明钢筋混凝土楼梯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层楼梯的安装面为地面处梯梁。
本发明钢筋混凝土楼梯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除第一层楼梯外,所述安装面为下一层楼梯的平台。
本发明钢筋混凝土楼梯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平台之上与地面之上设有建筑面层,所述建筑面层与所述梯板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56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既有建筑结构整体置换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数字式多功能模块房屋组合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