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结构张拉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5682.4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0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国;于新平;陈广林;陈界羽;鲍仁行;刘江林;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预应力结构张拉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需浇筑的混凝土梁或混凝土板的尺寸,将所述混凝土梁或混凝土板的浇筑区域划分为多个并排设置的流水段,每一个所述流水段包括支撑骨架围设而成的浇筑带以及预留的后浇带;
(2)在所述支撑骨架内设置贯穿所述流水段的多个预应力筋,所述每一个预应力筋的张拉方式为单端张拉或双端张拉;
(3)往所述浇筑带的支撑骨架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梁或混凝土板的任意一流水段的浇筑带的混凝土强度达张拉要求时,对所述达到要求的流水段的预应力筋分别进行张拉;
(4)对张拉好预应力筋的每一个流水段混凝土进行后浇带浇筑;
(5)待所有后浇带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所述流水段中的支撑骨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结构张拉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相邻两个流水段的后浇带间距范围为35m至4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结构张拉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每一个流水段内的任一个预应力筋设有固定端和张拉端;
所述张拉端设置在该流水段预留后浇带的一端,所述固定端设置在该流水段的另一端;或,所述固定端设置在该流水段预留后浇带的一端,所述张拉端设置在该流水段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结构张拉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每一个流水段内的任一个预应力筋设有固定端和张拉端;
每一流水段相邻的两个预应力筋位于该流水段同一端的固定端或张拉端交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结构张拉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每一个预应力筋于每一流水段内分别设有两个张拉端,所述一个张拉端位于流水段预留后浇带的一端,所述另一张拉端位于该流水段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结构张拉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张拉控制应力采用1390Mpa至140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56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