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冠梁与地连墙间膨胀止水带校正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6625.8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5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俞洋沨;许灵杰;朱露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东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郑书利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墙间 膨胀 止水带 校正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冠梁与地连墙间膨胀止水带校正固定器。
背景技术
传统房屋建筑工程中,基坑的水平支撑结构与竖向围护结构在节点处利用膨胀止水条来解决止水和渗漏问题,采用膨胀止水条的准确固定,防治混凝土浇捣止水条偏位。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发现,基坑水平结构冠梁钢筋因先行绑扎致使膨胀止水条的安放空间狭窄,难以按设计图纸准确定位。且在混凝土捣浇时,未固定的膨胀止水条极易偏位,导致施工完毕后止水带失去功能。因此对在钢筋先行绑扎的情况下膨胀止水条按设计准确放置及固定是极其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钢筋先行绑扎的情况下膨胀止水条可以按设计准确放置及固定的冠梁与地连墙间膨胀止水带校正固定器。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冠梁与地连墙间膨胀止水带校正固定器,包括定位杆、横杆和转动架,所述横杆垂直固定在定位杆上,所述转动架设置于横杆的外侧端,转动架上设置有垂直于横杆且与定位杆平行的敲击杆和安置杆,所述敲击杆和安置杆均可相对转动架转动,所述安置杆的下端部带有中空的安置端,安置端上带有可放入钉子端头的置入槽,所述中空的安置端开设有竖向分布的竖向槽,所述敲击杆插入转动架内并可相对转动架上下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冠梁与地连墙间膨胀止水带校正固定器可以以有效控制冠梁与地连墙间的止水带的准确定位,而且克服了钢筋绑扎密处人工无法固定止水条以及由单人完成止水条定位及固定工作的问题,从而使冠梁与地连墙间膨胀止水带的固定更加方便、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冠梁与地连墙间膨胀止水带校正固定器未夹取钉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带有横杆与定位杆配合部位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冠梁与地连墙间膨胀止水带校正固定器夹取钉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转动架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冠梁与地连墙间膨胀止水带校正固定器,包括定位杆1、横杆2和转动架3,所述横杆2垂直固定在定位杆1上,所述转动架3设置于横杆2的外侧端,转动架3上设置有垂直于横杆2且与定位杆1平行的敲击杆4和安置杆5,所述敲击杆4和安置杆5均可相对转动架3转动,所述安置杆5的下端部带有中空的安置端6,安置端6上带有可放入钉子端头的置入槽7,所述中空安置端6开设有竖向分布的竖向槽8,所述敲击杆4下端部比安置杆5的下端部短,两者一般相差25MM,所述敲击杆4插入转动架3内并可相对转动架3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架3包括转动部9和固定在横杆2上的固定部10,所述安置杆5和敲击杆4设置在转动部9上,敲击杆4与转动部9是一种摩擦配合的关系,敲击杆9可以相对转动部9上下移动,因此在敲击杆4被敲击时敲击杆9会向下移动,所述安置杆5和敲击杆4处于以转动部9的轴心线为圆心的同一圆形轨迹上,所述转动9部处于固定部10的内孔12中并可相对固定部10转动,固定部10的内孔12和转动部9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凸块和凹槽机构,凸块和凹槽机构使转动部9相对固定部转动时具有位置感,所述安置杆5处于工作位置时凸块13卡入凹槽14中,所述转动部转动使敲击杆4进入工作位置时凸块13卡入凹槽14中。
如图1所示,在上述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使横杆2可相对定位杆1移动以适应不同位置的止水带的校正固定,所述横杆2可相对定位杆1沿定位杆1长度方向上下移动,所述横杆2还配置有可将其移动后固定在横杆2上的固定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杆2上带有套接部15,套接部15带有通孔16,定位杆1穿过套接部15,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套接部15上的拉杆17,套接部15内带有复位弹簧安置腔18,复位弹簧安置腔18中设置有复位弹簧19,复位弹簧19的一端顶在拉杆17上(实际是顶在拉杆17的凸沿上)、另一端顶在复位弹簧安置腔18的内侧壁上,所述定位杆1上沿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插孔20,所述拉杆17穿过套接部15内的复位弹簧安置腔18进入横杆2上的插孔20中。使用者可以通过拉出拉杆17,使拉杆17脱离插孔20,进而使横杆2能够上下移动以调整位置,也可以在调整后位置后将放开拉杆17,使拉杆17在复位弹簧19的作用下顶入插孔20中,从而实现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东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东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66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