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尼龙66织物的阻燃接枝改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66659.7 申请日: 2014-02-26
公开(公告)号: CN103866563A 公开(公告)日: 2014-06-18
发明(设计)人: 张胜;赵静然;谷晓昱;赵倩;江玉;唐武飞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化工大学
主分类号: D06M14/34 分类号: D06M14/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29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尼龙 66 织物 阻燃 接枝 改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尼龙66织物的阻燃接枝改性方法,即使用微波法对尼龙66织物进行表面接枝,以改善尼龙织物的燃烧性能。 

背景技术

尼龙自美国杜邦(Du Pont)公司在1930年推出至今,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品种最多、应用最广的工程塑料,总产量已经居于世界工程塑料的首位。尼龙织物因为具有强力高、耐磨性好、弹性好、防虫蛀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帐篷、内装饰、安全气囊和服装等。尼龙织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自熄性,但是当火势比较大时,其较大的比表面积极易使火势迅速蔓延,并且由于尼龙织物的熔点(215-265℃)与着火点温度(403-431℃)相差较大,受热时纤维极易收缩,造成熔融滴落,灼伤皮肤,造成人员伤亡,熔滴也可以引发其他可燃体燃烧,并且尼龙织物的吸湿性极差,作为服装等时吸汗性、透气性不好,这也限制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织物具有比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对其进行表面接枝改性,改善其某些特定功能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微波是波长介于1-1000nm范围内高频率电磁波,具有极高的穿透能力。微波照射极性物质时,极性物质分子能吸收微波,使转动和自旋运动速度加快,使极性物质分子的活化能大大降低,因此微波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在微波辐照下进行的反应,只要反应混合物中反应物能充分接触、比例适当,就会有较高的反应效率,而且反应比较均匀,微波具有清洁、高效、快速、操作简便、耗能低、污染少等特点,近年来在化学合成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应用,1986年加拿大化学家首次将微波技术应用于有机合成,1994年Murruy将微波技术首次用于聚台物的合成研究。将微波应用于织物的表面光接枝改性的报道并不多,尤其是应用于尼龙织物表面更是未曾有过报道,这是因为与天然织物相比,尼龙织物的结构中没有活性基团,因此在其表面进行接枝改性具有一定的难度。 

本发明的亮点在于:一、微波接枝改性具有反应速度快,接枝均匀,无需搅拌等优点,并且微波法接枝改性过程中单体与织物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微波不与织物的直接接触,对织物本身的性能影响较小,反应条件温和,微波均匀穿透,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无污染。二、本发明首次将烯丙基硫脲用于尼龙66织物的阻燃改性,改性后的尼龙66织物燃烧性能明显提高,垂直燃烧无熔滴,损毁长度大幅下降;氧指数可达到25-29%不等,并且由于单体与织物表明通过共价键连接,改性后的织物耐洗性良好,效果持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微波辐射下,通过加入引发剂,将烯丙基硫脲单体接枝到尼龙66织物表面,以提高其燃烧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尼龙66织物的微波表面接枝法,具体的实验步骤为: 

尼龙织物在0.4%的Na2CO3溶液中水煮30min,然后用丙酮抽提12h,再将织物浸入引发剂溶液中经过一浸一轧(轧车转速1m/min,压力0.3MPa)后在微波条件下预反应一段时间,之后再加入接枝单体溶液,在微波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水洗,抽提,以除掉织物表面的均聚物,最后在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预反应时间为30min,引发剂选用过氧化苯甲酰,浓度为0.3-0.5%,单体为烯丙基硫脲,含量为20g,在单体溶液中反应时间为30-90min。反应温度为室温升至指定温度后恒温,温度为65-67℃,微波功率为400-500W。为保证微波感应温度的稳定性,总的溶液量不小于400ml。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用微波法促进接枝反应,微波穿透能力强,能使接枝反应均匀发生,并且不需要搅拌。反应迅速,效率高。并且微波反应清洁、无污染,设备操作简单。使用微波法接枝后的织物,对其本身的性能影响较小,并且织物的燃烧得到较大到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尼龙66织物在0.4%的Na2CO3溶液中水煮30min,然后用丙酮抽提12h,将织物放入0.3%的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溶液中,经过一浸一轧(轧车转速1m/min,压力0.3MPa)后在微波条件下预反应30min,然后加入烯丙基硫脲单体含量为20g的单体溶液,在微波炉中反应60min后,取出,水洗烘干,再用丙酮抽提12h,以除掉织物表面的均聚物,最后在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反应温度为室温至67℃,微波功率为400W。尼龙66织物的接枝率为2.20%;垂直燃烧无熔滴,损毁长度由17cm下降至9.7cm;氧指数由20.2%提升至29.3%。 

实施例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66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