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内窥镜视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66784.8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4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光;孔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文光 |
主分类号: | A61B1/05 | 分类号: | A61B1/05;H04N7/18;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刘辉;廉红果 |
地址: | 361004 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内窥镜 视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的内窥镜视频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内窥镜视频系统由各式内窥镜、医用LED冷光源系统、视频采集及显示系统、图文处理计算机系统、台车等组成,结构复杂且笨重,携带非常不方便;在战争状态或野外恶劣情况下,不方便展开,很容易出现损坏,维护难度极高;同时系统功耗大,依赖220V供电系统,不具备独立电源,在没有有效电源供电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系统后处理能力一般,不具备远程数据传输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视频系统,其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功耗低,可与各类医用内窥镜配接,适用于临床医疗诊断治疗,同时也适用于野战卫勤等恶劣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内窥镜视频系统,包括手持主机、无线高清视频接收器及无线脚踏开关,其中:
所述手持主机上设有光学接口及显示屏,所述光学接口和显示屏分别位于所述手持主机的两侧,所述光学接口用于连接内窥镜;
所述手持主机内置有摄像头、LED冷光源、影像处理器、显示模块、无线数据发送模块及供电单元,所述摄像头设置在与所述光学接口对应的位置,所述LED冷光源通过内置光路照明内窥镜,所述影像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摄像头和显示模块相连,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显示屏相连,所述无线数据发送模 块与所述无线高清视频接收器进行无线通信,所述供电单元为所述LED冷光源、影像处理器、显示模块及无线数据发送模块提供工作电源。
优选地,所述手持主机上还设有USB接口及MicroSD接口,所述USB接口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和充电,所述MicroSD接口插置有MicroSD存储卡。
优选地,所述手持主机上还设有电源开关按钮、拍照按钮、摄像按钮及操作旋钮。
优选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锂电池及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USB接口相连并为所述锂电池充电。
优选地,所述影像处理器采用ARM+DSP双核处理器。
优选地,所述摄像头为CCD摄像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可与各类医用内窥镜配接,适用于临床医疗诊断治疗,同时也适用于野战卫勤等恶劣环境。
2.将光学接口、摄像头及LED冷光源一体化集成在手持主机上,摆脱了接线的困扰,实现无线操作,便于野外环境的单兵携带和展开使用。
3.功耗低(不大于6W),采用高性能锂电池即可满足系统的用电要求,在没有外接市电电源的情况下可以连续使用4小时以上,另外可通过市电或太阳能对锂电池进行充电,野外生存能力强。
4.本发明具有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手持主机采集到的影像数据可同步显示在远程的HDTV电视上,供多个医务人员同时查看,实现远程传输和远程医疗。
5.本发明的影像处理器采用ARM+DSP双核处理器,影像数据处理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手持主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手持主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内窥镜视频系统,包括手持主机1、无线高清视频接收器2、HDTV电视3及无线脚踏开关4,其中:
参考图2所示,手持主机1上设有光学接口11、显示屏12、USB接口13、MicroSD接口14、电源开关按钮15、拍照按钮16、摄像按钮17及操作旋钮18。其中,光学接口11和显示屏12分别位于手持主机1的两侧,光学接口11可与各类医用内窥镜配接;USB接口13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和充电,MicroSD接口14插置有MicroSD存储卡;操作旋钮18采用高精度旋转编码器,可方便实现影像的实时无级缩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2采用TFT液晶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文光,未经周文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67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路面用电磁波吸收纤维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红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