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生产氯甲烷或四氯乙烯尾气中回收氯化氢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66874.7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6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潘和平;田先瑞;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海洲化学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C01B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221 重庆市长寿***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甲烷 氯乙烯 尾气 回收 氯化氢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涉及从化工过程尾气中回收氯化氢的方法及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从生产氯甲烷或四氯乙烯副产尾气中回收氯化氢的回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氯甲烷的生产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甲烷氯化生产四种氯甲烷;另一类则是采用不同的原料专门生产某一种氯甲烷。
(一)、甲烷氯化法:甲烷在光或热的引发下与氯反应,其反应过程如下: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甲烷氯化法得到的产品是四种氯化物的混合物,经冷却、水洗、碱洗、干燥、冷凝,精馏后分离得到四种不同产物。采用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所副产的氯化氢主要通过水洗收集后用于生产工业盐酸。
(二)、甲醇法:甲醇法广泛用于生产一氯甲烷,其反应过程如下:
CH3OH+HCl→CH3Cl+H2O;
甲醇法按照反应物状态可进一步分为液相法或气相法;
1、液相反应时,将甲醇蒸气和氯化氢通入氯化锌水溶液中,在100~150℃下进行反应生成气态一氯甲烷,产物经水洗、冷却、干燥、压缩冷凝等后处理即得产品。
2、气相是指在氧化铝作催化剂(见固体酸催化剂)作用下,甲醇蒸气和氯化氢在300~350℃、0.3~0.6MPa下进行。
目前,普遍用水回收产物中的氯化氢制成盐酸外卖,或者先使用水吸收制成盐酸再解析干燥回收氯化氢气体。
四氯乙烯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乙炔法、烃或氯代烃制甲烷氯化物混合物并联产四氯乙烯、氧氯化法、热氯化法。
(一)、乙炔法:以乙炔与氯按一定摩尔比,鼓泡通过以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和四氯乙烷为液相介质的气液反应器,在大约85℃温度下进行加成反应生产四氯乙烷,经脱氯化氢制得三氯乙烯,再经氯化生产五氯乙烷,然后再利用碱脱氯化氢后得四氯乙烯。反应副产氯化氢变成没有多大利用价值的无机盐与少量有机物的混合物。
(二)、氯代烃制甲烷氯化物混合物并联产四氯乙烯法:采用C2或C3烃或氯代为原料,在500~700℃,生产甲烷氯化物混合物和四氯乙烯。从反应器流出的生成物进入急冷塔,包括有氯及副产氯化氢的气体自塔顶逸出,至分离收系统,得到副产品盐酸。
(三)、氧氯化法:以乙烯和氯加成生成1,2-二氯乙烷,使用含有金属氯化物的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65℃条件下,以二氯乙烷,氯气、空气或氯化氢以及循环使用的烃类氯化物为原料,在特殊设计的流化床反应器中反应。可生成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或二者混合物。由于采用了氧氯化工艺,可以避免氯化反应通常要生成的大量氯化氢。
(四)、热氯化法:二氯乙烷在稍高于大气压的条件下,不用催化剂,在340~385℃的高温下氯化,生成不同比例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同时副产氯化氢。
综上所述,甲烷氯化物和四氯乙烯生产中或多或少要产生HCl,目前普遍采用水洗吸收副产盐酸的方法回收副产的氯化氢;这种方法得到的是HCl的溶液,若要得到HCl气体,则需解析盐酸以分离盐酸溶液中的氯化氢,从而导致工艺流程长、占地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污染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收生产氯甲烷或四氯乙烯过程中副产氯化氢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以直接得到氯化氢气体,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从生产氯甲烷或四氯乙烯尾气中回收氯化氢的方法,将生产氯甲烷或四氯乙烯的含氯化氢的尾气与溶剂接触,溶剂吸收尾气中除氯化氢外的其他物质,剩余的气体即为氯化氢,所述溶剂为甲烷氯化物混合物。
进一步,与尾气接触时溶剂温度为-20℃~-70℃。
进一步,所述溶剂与尾气接触时呈雾状。
进一步,所述尾气与溶剂接触时气压为0.05~0.8Mpa。
进一步,还包括溶剂分离回收步骤,所述溶剂与尾气接触后进入分离步骤,分离所得溶剂经后继续参与尾气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海洲化学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海洲化学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68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