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吸收发动机的废热进行燃油预热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6948.7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7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代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希春 |
主分类号: | F02M31/16 | 分类号: | F02M31/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吸收 发动机 进行 燃油 预热 装置 | ||
1.一种循环吸收发动机的废热进行燃油预热的装置,包括发动机(1),发动机(1)装有水冷系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器(3)和油气分离器(5),热交换器(3)设有一根内管,内管的两端分别构成循环水入口(4)和循环水出口(11),内管的内部设有一根以上的分流管,每根分流管并联,每根分流管共用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分别构成燃油入口(12)和燃油出口(13),燃油入口(12)和燃油出口(13)分别设置于内管两端部的管壁上,燃油入口(12)和循环水入口(4)位于同一侧,燃油出口(13)和循环水出口(11)位于同一侧,热交换器(3)的循环水入口(4)与发动机(1)冷却系统的循环水热水出口连接,热交换器(3)的循环水出口(11)连接发动机(1)冷却系统的循环水冷水入口,热交换器(3)的燃油出口(13)通过管道连接油气分离器(5)的燃油油气入口(16),油气分离器(5)的出气口(6)连接发动机(1)的吸气入口(10),油气分离器(5)的燃油液体出口(19)连接发动机(1)的喷油嘴(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吸收发动机的废热进行燃油预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气分离器(5)包括:储液罐(21)、通气室(22)、固定浮力支架(14)、浮子(15)、气门(20)及回力弹簧(18),出气口(6)位于通气室(22)壁上,通气室(22)的底部与储液罐(21)的顶部连通,通气室(22)与储液罐(21)连通处设有气门(20),燃油油气入口(16)设置于储液罐(21)的中部,燃油液体出口(19)设置于储液罐(21)的底端,储液罐(21)内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浮力支架(14),固定浮力支架(14)包含3至5根竖直立柱,竖直立柱的长度与储液罐(21)的高度相同,3至5根竖直立柱与储液罐(21)底部构成放置浮子(15)的升降空间,浮子(15)位于升降空间内,气门(20)位于升降空间的顶部,气门(20)顶端用铁卡或螺丝连接回力弹簧(18)的一端,回力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在通气室(22)的顶部,通气室(22)的底部安装气门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吸收发动机的废热进行燃油预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气分离器(5)的燃油液体出口(19)连接发动机(1)的涡轮增压器(8)散热装置的入口端,涡轮增压器(8)上散热出口处的燃油出口连接油气分离器(5)的燃油油气入口(16),油气分离器(5)的出气口(6)连接发动机(1)的吸气入口(10),油气分离器(5)的燃油液体出口(19)连接发动机(1)的喷油嘴(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希春,未经代希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69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燃机空气补偿装置
- 下一篇:氨泄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