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净化方法和实施该空气净化方法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7139.8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6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付浩;张曙光;黄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番禺奥迪威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0 | 分类号: | B01D47/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方法 实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方法和实施该空气净化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使得人们对于空气净化器的需求量也在飞速增长。一般的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以及细菌、过敏原等,而室内环境的污染物主要是粉尘,且室内的粉尘多是粒径小于10微米的粉尘,这些粉尘本身可以持续悬浮在空气中,而且可以直达人体的气管甚至肺泡,因此去除粉尘是所有具有空气除尘功能的机器需要首先考虑的功能。
目前市面上的空气净化器主要有过滤类净化器和静电类净化器。过滤类净化器主要是通过过滤网来过滤空气中粉尘,这种净化器的固有缺陷是其除尘效率会随着时间推移,滤网逐渐被微尘堵塞而下降,因此需要定期更换过滤网,而且长时间的工作会让过滤网滋生细菌,过滤网的清洗及更换也带来诸多不便和额外的花费。空气污染物中对人危害最大的就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即PM2.5,医学上叫可入肺颗粒物。而经过实验研究发现,对于PM2.5等这些细小颗粒物,被动式的净化模式显得无能为力,PM2.5等小微粒能轻易透过滤网、活性炭等物质,重新进入空气中危害人体健康。
静电类净化器是在颗粒经过滤芯之前通过加载高电压使其带电,使颗粒在电的作用下“容易吸附”到滤芯上。这种净化器虽然能够过滤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但是其自身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臭氧,从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并不适合家庭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耗能小、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且更适合家庭使用的空气净化方法和实施该空气净化方法的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气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产生雾化水珠;
2) 、使雾化水珠进入混合腔室;
3) 、使室内空气高速经过混合腔室,通过雾化水珠吸附空气中的微尘;
4) 、将空气通入分离腔室,使空气中的水珠与空气分离,并排出干净空气。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中的雾化水珠通过超声波微孔雾化或者高压射流喷射产生。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4)中在分离腔室内通过碰撞吸附和∕或者静电吸附的方式使得水珠与空气分离。
一种实施上述空气净化方法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产生雾化水珠的雾化装置、混合腔室、与混合腔室相通进行气液分离的分离腔室和将空气高速抽入混合腔室的鼓风装置,分离腔室的底部设有污水收集容器,分离腔室上设有空气出口。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分离腔室内设有若干道与混合腔室相通的单元分离腔。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雾化装置为安装在混合腔室内壁的一个或者多个超声波微孔雾化片,还设有供应各超声波微孔雾化片工作所需液体的蓄液容器。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混合腔室上设有雾化片安装孔。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各超声波微孔雾化片中微孔的孔径小于30μm。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分离腔室的内壁设有若干凸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空气净化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先产生雾化水珠,并将雾化水珠排入混合腔室内,然后将空气高速通过混合腔室,通过雾化水珠吸附空气中的微尘,并将吸附有微尘的雾化水珠带入分离腔室内进行气液分离,最终达到排出净化空气并收集污水的作用,此装置耗能小,且通过此方法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更能适合家庭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竖剖面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分离腔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发明分离腔室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本发明为一种空气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产生雾化水珠;
2) 、使雾化水珠进入混合腔室1;
3) 、使室内空气高速经过混合腔室1,通过雾化水珠吸附空气中的微尘;
4) 、将空气通入分离腔室2,使空气中的水珠与空气分离,并排出干净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番禺奥迪威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番禺奥迪威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71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质食品自动切块机
- 下一篇:一种刀口护理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