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燃机中的流体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8089.5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5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A.H.古泽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汽车萨纳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6 | 分类号: | F04D29/4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姜云霞,何逵游 |
地址: | 土耳其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燃机 中的 流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优化在内燃机中使用的液体和/或空气泵的出口部分中的流动特征的被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内燃机中用于冷却目的的空气和/或液体泵中,围绕在泵的出口管与泵主体(图1)之间具有固定半径的结构做出设计优化。无论固定半径设计优化的程度如何,在某些流动条件下,由于其固定的几何形状,其表现为阻止容易流动的结构。
美国专利文献no. US2012204819(A1),在现有技术中的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燃机冷却系统,其能将热或冷的冷却剂直接传输到各个发动机部件。通过提供定向流动,所述系统允许采用更小容量的水泵,这导致发动机的净能量节省。
中国专利文献no. CN102135030(A),在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受到CPU控制的冷却控制装置调节多个可变水泵和调速鼓风机的操作并且将所有数据转换为信号并且因此可做出比较。
国际专利文献no. WO2013003950(A1),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申请,公开了一种通过车辆中的内燃机来直接泵送冷却剂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水泵和控制系统并且以规定方法步骤来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泵,其包括泵出口,泵出口的角度根据流动参数改变,并且其在整个流动周期中能使流体以最佳角度出去。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了为满足本发明的目的而发展的流体泵,在附图中:
图1为具有不能移动的出口的现有技术泵的截面图。
图2为“一种用于内燃机中的流体泵”的截面图。
附图中所示的部件各给出如下附图标记:
1.流体泵
2.主体
3.旋转件
4.翅片
5.出口喷嘴
6.弹簧
7.接头
8.固定构件
9.涡旋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流体泵1主要包括
-流体在其中移动的至少一个主体2,
-至少一个旋转件3,其根据流体的移动方向在主体2内旋转,
-设置于旋转件上的多个翅片4,
-至少一个出口喷嘴5,其能使流体出去并且根据流体的流动参数移动,
-至少两个涡旋件9,其形成接合部,接合部使得出口喷嘴5独立于固定主体2移动。
本发明的流体泵1还包括:
-至少一个弹簧6,其具有用于使出口喷嘴5以受控制的方式移动的优选刚度系数;至少一个接头7,弹簧6的一端连接到接头7;以及,至少一个固定构件8,弹簧6的另一端连接到固定构件8。
在本发明的流体泵1中,流体(空气、水等)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一个点以便减少由于内燃机操作而释放的热量。能通过使主体2内的流体移动而减少热量。根据在主体2中的流体的移动方向,旋转件3进行旋转移动。设置于旋转件3上的翅片4朝向流体的流动方向倾斜。
出口喷嘴5根据流体的流动参数(速度、压力等)从涡旋件9形成的接合部移动。利用根据流动向量动态地改变的出口角A,在整个流动周期中提供高效流动。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为了能以受控制的方式实现出口喷嘴5的移动,在喷嘴5上设置接头7和弹簧6,弹簧6的一端连接到接头7并且另一端连接到固定构件8。固定构件8定位于主体1的优选部分处。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存在多个弹簧6。一个弹簧6的端部连接到设置于出口喷嘴5上的接头7,并且另一弹簧6的端部连接到固定构件8。弹簧6的自由端连接到接头7,接头7中的一个设置于两个弹簧6之间。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其一端连接到固定构件8的弹簧6与其一端连接到设置于出口喷嘴5上的接头7的弹簧6之间设置第二接头7。弹簧6经由此接头7连接到彼此。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使用两个弹簧6的情况下,提供弹簧6之间连接的接头7在轨B中移动。以此方式,能使连接到出口喷嘴5的弹簧6在两个轴线上移动。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由塑料材料制成涡旋件9。涡旋件9可根据优选弹性值由所希望的材料制成。
在本发明的流体泵1中,通过将(多个)弹簧的刚度系数选择为优选值来控制出口喷嘴5的移动。
在此基本构思的框架内,可以发展创造性的流体泵1的各种实施例。本发明可不限于本文所述的示例;本发明实质上如权利要求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汽车萨纳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特汽车萨纳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8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