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流管及具有该集流管的平行流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8142.1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8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丰;汪先送;岑晓维;吕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F25B3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管 具有 平行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用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流管及具有该集流管的平行流换热器。
背景技术
中国是铝资源丰富,而铜资源缺乏的国家。空调能效标准逐年提升,势必会消耗大量的铜资源,造成铜价飞速上涨,铜资源紧缺的风险。因此铝代铜技术将成为今后空调换热器发展的必然趋势。
平行流换热器就是一种全铝换热器,它作为一种用于空调的新型换热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平行流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由于蒸发介质进入集流管后是气液两相状态,使得扁管内介质流量非常不均匀,因此,目前有些制造商都在应用内分流集流管技术,但这些专利都是针对稳态制冷剂流量情况所设计,但对于非稳态情况下,即变工况情况下,如流量小的情况下,由于远端阻力大,远端的扁管内的介质流量将小于近端介质流量,导致了部分扁管的介质比较充分,部分扁管的介质流量不足,这势必会造成平行流换热器装置在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使平行流换热器装置的换热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流管及具有该集流管的平行流换热器,旨在解决现有的平行流换热器在非稳态制冷剂流量情况下存在的制冷剂分配不均匀而造成的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流管,其包括轴向延伸的第一拼接件及第二拼接件,所述第一拼接件与所述第二拼接件轴向相互拼接形成管腔,所述第一拼接件开设有用以供若干扁管插入至所述管腔内的若干扁管槽,所述第二拼接件本身具有轴向延伸的腔体,所述腔体的靠近所述管腔内的腔壁上开设有若干喷射口,所述腔体通过若干所述喷射口与所述管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拼接件开设有用以供冷媒连接管安装的通口,所述通口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腔体的横截面积由所述通口与所述腔壁正对的位置朝向该位置的轴向相对两侧逐渐增加。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拼接件开设的所述通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集流管还包括于相邻所述通口之间插入所述管腔内以将所述管腔分隔成与所述通口数量相同的腔室的隔板,每一所述通口与其一一对应的所述腔室相连通;于每一所述腔室内,所述腔体的横截面积由该腔室内的所述通口与所述腔壁正对的位置朝向该位置的轴向相对两侧逐渐增加。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的横截面积呈椭圆状,该椭圆状具有长轴与短轴,所述长轴的长度与所述短轴的长度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等于3,所述腔体的容积占所述管腔的容积与所述腔体的容积之和的1/5~1/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距离所述通口与所述腔壁正对的位置最近的所述喷射口与该位置的轴向距离范围为10mm~2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拼接件为铝材件,且该铝材件的表面具有焊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拼接件为铝材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拼接件于其轴向断面开设有两条凹槽,所述第一拼接件的相对两侧部对应插入两条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拼接件与所述第一拼接件为过盈配合并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凹槽的靠近所述管腔内的一侧的顶部进行倒角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喷射口由所述通口与所述腔壁正对的位置朝向该位置的相对两侧逐渐密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其包括两个集流管、安装于两个所述集流管内的若干扁管及连接于相邻所述扁管之间的翅片,所述集流管为上述集流管,所述扁管的相对两端插入两个所述集流管的管腔内,所述平行流换热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通口处的冷媒连接管。
本发明提供的集流管及平行流换热器相对于现有技术产生的技术效果:通口所在位置是冷媒由冷媒连接管进入集流管的腔体内流量最大的位置,上述集流管腔体的横截面积由通口所正对的腔壁位置朝向该位置的轴向相对两侧逐渐增加,即腔体的横截面积由通口所对的位置朝轴向相对两侧呈渐扩状,这样可以保证距离冷媒连接管安装的通口位置较远的地方有足够冷媒介质,由此,对于非稳态情况下,即变工况情况下,如流量小的情况下,远端的扁管内的介质流量与近端扁管的介质流量大致相同,使得整个扁管的介质比较充分,平行流换热器装置在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均匀,从而使平行流换热器装置的换热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集流管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集流管的剖视图,其中示出了部分扁管插入集流管内。
图3是图2的集流管中的腔体的横截面形状图。
图4是图1的集流管的轴向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集流管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81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蜈蚣素口服液
- 下一篇:新的复万雷贝拉唑组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