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入点、站点、信标帧的发送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0321.9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3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罗俊;菲利普·巴勃;彼得·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宽带移动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入 站点 信标 发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入点、站点、信标帧的发送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领域,解决了在具有多信道的WLAN系统中,为了确保STA快速接入网络而造成的网络开销比较大的问题。具体方案为:第一发送单元在N个子信道中的每个子信道上发送信标指示帧;所述信标指示帧用于指示信标帧的配置信息;第二发送单元在至少一个第一子信道上发送所述信标帧。本发明用于信标帧的发送过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入点、站点、信标帧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网络中的数据量急剧增加,为了高效的处理这些数据,具备高速率、低成本等优点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系统成为了主流的移动宽带接入技术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升WLAN系统的业务数据传输速率,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n/ac标准将若干个相邻的信道(如每个信道的带宽为20MHz)合并成一个具有更大带宽(如80MHz或者160MHz)的信道,然后通过这个具有更大带宽的信道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这样便成倍的提升了WLAN系统的业务数据传输速率。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会有更多的非授权频谱被运用于WLAN系统中,如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将释放195MHz的5GHz频谱用于WLAN系统,也就是说,未来WLAN系统对多信道的支持能力还会进一步提升。在具有多信道的WLAN系统中,由于站点(Station,STA)不知道WLAN系统的多个子信道中哪个子信道为主信道(主信道中包含STA接入网络所需的信标帧),为了接入网络,STA需要在多个子信道上进行扫描。为了确保STA能够快速接入网络,在现有技术中,接入点(Access Point,AP)需要在每个可用的子信道上发送信标帧,以供STA通过扫描子信道快速的获取到信标帧,进而从信标帧中获得接入网络所需的信息以实现网络的接入。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现有技术中信标帧的信息长度很大(例如,IEEE802.11b标准中规定的信标帧的信息长度约为160字节),这样在具有多信道的WLAN系统中,若AP在所有可用的子信道上均发送信标帧以供STA进行扫描接入,则会给WLAN系统带来很大的网络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接入点、站点、信标帧的发送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在具有多信道的WLAN系统中,为了确保STA快速接入网络而造成的网络开销比较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接入点AP,应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所述WLAN系统包括N个子信道,所述N个子信道中包含A个第一子信道,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A为小于N的正整数,所述AP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N个子信道中的每个子信道上发送信标指示帧,所述信标指示帧用于指示信标帧的配置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子信道上发送所述信标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标指示帧中包括:所述AP的服务集标识SSID、每个发送所述信标帧的所述第一子信道的信道标识以及与所述信道标识对应的发送所述信标帧的发送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标指示帧中还包括:与每个所述发送所述信标帧的所述第一子信道的信道标识对应的发送所述信标帧的时间间隔。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宽带移动技术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宽带移动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03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