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非线性光声成像系统及光声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0339.9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2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发明(设计)人: | 潘永东;李立兵;王威;陈亘;凌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非线性 成像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声成像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非线性光声成像系统及光声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光声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无损检测成像方法,它结合了纯光学成像的高对比度和纯超声成像的高穿透深度,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材料及组织成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及组织无损检测技术的蓬勃发展,超声无损检测已由基于波形特征提取的传统A超向B超C超及相控阵成像发展,对超声成像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在600~1300nm之间的近红外“光学窗”范围内,生物组织的透光性能好,对光的吸收小。目前光声成像技术在生物组织研究中有很大的发展。已发展的光声显微成像(Photo Acoustic Microscope,PAM)、光声计算层析成像(Photo Acoustic Computing Tomograph,PACT),都是利用光激超声与组织及结构作用的反射或散射的线性特征来反映组织的精细结构,只采用了所激发超声的基频,而其基频超声与材料组织作用产生高次的谐频被忽略。因此超声非线性响应信号所携带组织的精细结构信息被忽略。
另一方面B超C超及相控阵超声成像都是采用压电材料来实现电能和声能间的转化,由于材料及工艺的限制,探头难实现微型化,超声的频率及空间分辨率有极限。所激发和接受超声的空间分辨率没有光声的高,而且大都不能检测超声与组织作用产生高次的谐频。因此所得的超声成像也忽略了非线性响应信号所携带组织的精细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分辨率高、实现成本低、操作方便、使用范围广、无损伤的便携式非线性光声成像系统及光声成像方法,通过改变激光激发频率来产生不同基频超声,再通过锁相提取基频超声与材料组织作用产生高次的谐频,将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反映材料的精细结构,不仅可以在生物组织无损检测发挥更好的作用,而且在传统材料超声无损检测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携式非线性光声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扫描头、超声探头、前置放大器、示波器、锁相放大器和控制模块,所述的激光扫描头的扫描区域为样品的检测部位,所述的超声探头设在样品的背面,并正对扫描区域,所述的超声探头通过前置放大器分别与示波器、锁相放大器连接,所述的控制模块分别与锁相放大器、激光扫描头连接,所述的激光扫描头、示波器、锁相放大器之间通过同步信号线连接。
一种便携式非线性光声成像系统的光声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固定激光扫描头位置,调整其与样品之间的距离,使样品位于它的焦距上;
2)设置激光扫描头的扫描区域,并红光指示,观察在样品上显示的红光区域,通过调整扫描区域坐标参数,使扫描区域对准样品需要检测的部分,存储相应的坐标参数;
3)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样品背面,正对着扫描区域;
4)将超声探头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前置放大器,将放大后的信号分别输出到示波器和锁相放大器,连接电脑和锁相放大器的数据传输线,连接示波器、锁相放大器和激光器之间的同步信号线;
5)激光扫描头打点,并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调整前置放大器至相应的放大倍数,使示波器输出信号达到最佳;
6)设置扫描区域参数、打点频率、打点时间和激光能量,所述的锁相放大器同时输出基频以及两个倍频信号下的实部值和虚部值给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通过计算得到该频率下的幅值和相位,并通过示波器输出该频率的幅值图和相位图;
7)改变激光打点频率,得到不同频率下的成像结果。
所述的样品的材质为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或生物组织。
所述的超声探头的中心频率为2.5MHz或5MHz。
所述的前置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40dB。
所述的激光扫描头的打点频率为1.6KHz~1MHz。
所述的激光扫描头的焦距为100mm。
所述的控制模块为PC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分辨率高,采用非线性倍频成像方法,成像分辨率更高;
2)实现成本低,与传统CT成像相比造价更低;
3)操作方便,该装置可便携,能实现现场快速检测;
4)使用范围广,可对被检测体进行大范围的快速扫描成像;
5)该装置对被检测体没有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声成像系统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03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