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覆膜养护工艺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70581.6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1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回中兴;孟青;蒋咏铙;胡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2 | 分类号: | E04B2/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22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养护 工艺 混凝土 砌块 填充 施工工艺 | ||
1.采用覆膜养护工艺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工艺,包括填充墙砌筑和墙面抹灰两个步骤,其特征在于:
填充墙砌筑的工艺流程如下:
清理基层→定位放线→立皮数杆→后置拉结钢筋→墙体坎台施工→选砌块→浇水湿润→满铺砂浆→摆砌块→安装门窗过梁→浇筑混凝土构造柱、连系梁→砌筑顶部配套砌块;
墙面抹灰的工艺流程如下:
清除墙面浮灰→修正补平勾缝→洒水湿润基层→涂刷界面剂→做灰饼→1:1水泥砂浆或建筑用胶水泥浆拉毛墙面→必要部分挂网处理→抹底层灰→外墙满铺敷设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抹面层灰→覆膜养护→清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覆膜养护工艺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墙体坎台施工采用灰砂砖砌筑,砌筑首皮砌块前,清除砌筑部位所残存的砂浆、杂物,校核放线尺寸并试排砌块,砌筑前先将砌块砌筑面洒水润湿并以此清除浮灰,表面湿水深度为5mm~1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覆膜养护工艺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砌块一律咬砌,砌墙前先拉水平线,放好墨线,从墙体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砌筑,第一皮砌块下满铺砂浆,同一堵墙均用同类型、同等级砌块砌筑,砌体分次砌筑,每次连续砌筑高度不超过1.5m,应待前次砌筑的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大于2.4m,砌至接近梁、板底时,留一定空隙,待砌体收缩稳定后再补砌,补砌采用砌块斜砌挤紧,其倾斜度为60°,至少间隔7天后补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覆膜养护工艺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铺浆应均匀、平整,随铺随摆;砌块一次摆正,或在砂浆失去塑性前调平,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不应小于砌体高度;接槎时,应先清理基面,浇水润湿,然后用相同材料接砌,如留槎确有困难时,必须沿高度500mm内设置2φ6mm拉结钢筋,钢筋伸入墙内每边不应小于700mm,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覆膜养护工艺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埋入砌体内部的拉结筋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后置于混凝土墙柱的拉结钢筋选用膨胀螺栓法、植筋胶后植法或预埋钢板法进行施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覆膜养护工艺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灰缝要求横平竖直,砂浆应饱满,原浆随砌随勾缝,用φ10mm钢筋将灰缝勾成深度1mm~3mm的凹缝,砂浆饱满度:水平缝不应低于80%,竖直缝不应低于80%,水平灰缝厚度不得大于15mm,垂直灰缝厚度不得大于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采用覆膜养护工艺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抹灰的时间应控制在砌筑完成的7天以后进行,抹灰前应先用钢丝刷将墙面满刷一遍,清除影响砂浆与墙面粘附力的松散物、浮灰和污物,随后浇水润湿墙面,将剩余的粉状物冲掉,抹灰前墙面含水率保持在10~15%,在水泥砂浆中添加有机或无机塑化剂,砂浆强度的由内到外从低到高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覆膜养护工艺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底层灰的强度和膨胀系数应与基层相当,选用强度较低的1:1:6水泥石灰砂浆,底层灰要用抹子刮上墙,厚度在5mm以内,带有一定压力的砂浆被挤进孔或缝内形成犬牙交错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用覆膜养护工艺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底层灰稍干后检查无空鼓、裂纹现象后,即进行中层抹灰,厚度在7~9mm,砂浆选用1:1:4的水泥混合砂浆,若中层抹灰过厚,则应分层涂抹,每层时间间隔在24h以内,待中层抹灰达7成干后,即可抹面层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用覆膜养护工艺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抹面层灰完成后24小时内,用30cm滚筒涂抹墙体抹灰面一圈,墙体宽度大于2m的在拼缝处也涂抹胶,3-5分钟后,将按墙体高度剪裁合适的膜粘贴上墙,4-5天后,揭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05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频集成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用于防治固体噪声波的贴合式建筑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