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滑脱胸腔引流管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70759.7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6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祥;张亚军;施展;常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建祥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1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24002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脱 胸腔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胸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最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其目的是改善胸腔受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引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具体操作为经肋间切开分离胸壁各层,置入引流管4~5cm,传统的胸腔引流管由于没有防滑结构,在置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滑脱,引流效果不好,同时很难准确置入,过深会导致引流管顶住病人肺脏,引流不畅,导致病人疼痛,过浅会导致皮下气肿或滑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滑脱胸腔引流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滑脱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设置在引流管一端的引流端和设置在引流管另一端的接头端,在距离引流端4~5cm处的引流管上密封套设有蝶状水囊,所述蝶状水囊通过连接管与充水嘴相连接,所述连接管固定在引流管上。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引流管与蝶状水囊之间夹角为30o。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引流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开口,所述引流端整体呈鱼嘴状。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引流端与蝶状水囊之间的引流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引流侧孔。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引流端与蝶状水囊之间的引流管上均匀设置有三个引流侧孔。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引流管的内径为6~10mm,所述蝶状水囊的长度为4~5cm,厚度为0.5~1cm。
本发明的优点是:上述防滑脱胸腔引流管,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通过蝶形水囊一方面可以保证引流管在胸腔内的一定长度且不易滑脱,另一方面使引流管与胸壁平行,避免引流管直接顶住肺脏,影响肺复张及胸部不适的感觉,同时水囊可以将胸壁内口封闭,可以避免肋间血管损伤导致医源性血胸的发生,可以避免因胸腔内压力增高时气体沿胸壁内层伤口溢出而引起的皮下气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胸腔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引流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管,2、引流端,3、接头端,4、蝶状水囊,5、连接管,6、充水嘴,7、开口,8、引流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如图1、图2所示,防滑脱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设置在引流管1一端的引流端2和设置在引流管1另一端的接头端3,在距离引流端24~5cm处的引流管1上密封套设有蝶状水囊4,所述蝶状水囊4通过连接管5与充水嘴6相连接,所述连接管5固定在引流管1上。
如图1所示,在本实例中,为了保证引流管1使用时与胸壁平行且不易滑脱,所述引流管1与蝶状水囊4之间夹角为30o。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例中,为了防止引流端2发生堵塞导致引流不畅,在所述引流端2两侧对称设置有开口7,所述引流端2整体呈鱼嘴状。
如图1所示,在本实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引流效果,在所述引流端2与蝶状水囊4之间的引流管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引流侧孔8。
如图1所示,在本实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引流效果,在所述引流端2与蝶状水囊4之间的引流管1上均匀设置有三个引流侧孔8。
如图1所示,在本实例中,在所述引流管1的内径为6~10mm,所述蝶状水囊4的长度为4~5cm,厚度为0.5~1cm,在实际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上述防滑脱胸腔引流管使用时,所述引流端2置入病人的胸腔,所述接头端3与胸腔引流瓶相连接,然后通过充水嘴6向连接管5内充水,水进入蝶状水囊4,蝶状水囊4鼓起呈椭圆状,由于所述引流管1与蝶状水囊4之间夹角为30o,蝶状水囊4挤压引流端2使引流端2与胸壁平行,引流管1通过开口7和引流侧孔8使胸腔内的气、血液从胸膜腔内引出。
本发明的优点是:上述防滑脱胸腔引流管,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通过蝶形水囊一方面可以保证引流管在胸腔内的一定长度且不易滑脱,另一方面使引流管与胸壁平行,避免引流管直接顶住肺脏,影响肺复张及胸部不适的感觉,同时水囊可以将胸壁内口封闭,可以避免肋间血管损伤导致医源性血胸的发生,可以避免因胸腔内压力增高时气体沿胸壁内层伤口溢出而引起的皮下气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建祥,未经宋建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07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