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泰山白首乌保健黄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0872.5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5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凌川;赵晓莹;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凌川;赵晓莹;王辉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A61K36/899;A61P25/20;A61P1/14;A61P15/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袁敬清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泰山 白首乌 保健 黄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黄酒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泰山白首乌保健养生黄酒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黄酒一般以糯米、黍米、大米为主要原料,利用酒药、酒曲中所含的多种有益微生物的共同糖化发酵作用,酿造而成的低酒度发酵原酒,在我国黄酒生产历史悠久,素有“国酒”之称,因其营养丰富,且酒度低、香气柔、味醇厚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饮食方向逐渐趋向于安全、保健、自然和营养,人们对酒类的消费要求也越来越高,将保健中药与传统黄酒有机的融为一体,制得的低度清爽味甘的,同时又具有保健养生或药用功效的黄酒已成为当今高端人士及普通百姓的时尚追求。因此,开发和生产营养保健型黄酒也必将成为黄酒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黄酒发源于中国,主产于中国,在中国独有。黄酒与葡萄酒,啤酒并称为世界史上三大最古老酒种之一,在我国酒文化和人们的饮食生活中不可或缺。黄酒的营养成分位于诸酒之冠,是酒类中绝佳的绿色的健康饮品。但是在黄酒制作中加入保健中药等添加物后,该黄酒易产生浑浊、沉淀,影响外观品相,也有的存在药味过大、味苦等缺陷。因此,要通过选药的品种、比例和制作工艺等方面来解决保健黄酒酒体浑浊、味道欠佳等问题。目前市场上尚无酿制的白首乌保健黄酒。
泰山白首乌既是传统的抗衰老中药,又是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属于是药食两用品。来源于萝藦科植物戟叶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nce.的块根[1-2]。其营养成分有多糖类、磷脂类、氨基酸和高含量的γ-氨基丁酸以及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K和维生素P,具有益肝养血、固精补肾、强筋健骨、乌须黑发之功效。随着泰山白首乌的使用,野生资源越来越少,“泰白1号”新品种,也曾称之为“泰乌1号”,是泰山白首乌人工选育的第一个新品种[3]。最主要的是通过人工种植泰山白首乌,从此可以大量提供泰山白首乌药材,保护了我省野生泰山白首乌植物资源,解决了泰山白首乌药材野生资源不足的问题。
泰白1号白首乌的培养过程及药材特点:2005年春种植于山东泰安市农业科学院以及新泰泰山恒生中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育种试验园内观察鉴定,从现蕾期始至盛花期连续去杂,进行群体隔离纯化。2006年、2007年与野生种直接引种的进行品比试验,2008年始在泰山白首乌产区泰山、新泰等地安排区域试验,至2009年正式布置生产试验,和一定面积的品种示范,根据其抗逆性、抗病性、丰产性等试验结果而确定为适于我省主要泰山白首乌产区种植的泰山白首乌新品种。泰白1号生长旺盛,整齐,纯度高,根部药材外观质量好,产量高。生育期长为189~195天,比野生种生育期延长10~14天,适应性广,抗寒能力强,根系发达,分枝能力强。高抗白粉病、叶斑病,中抗立枯病,一般病害不用防治,能达到高产要求目标。
泰白1号新品种与初始栽培种、野生种的生物特性比较见下表。
表1: “泰白1号”新品种泰山白首乌与初始栽培种、野生种的生物特性比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营养型并具有安神和抗衰老等作用的泰山白首乌保健黄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泰山白首乌黄酒是一种高档保健黄酒,用纯天然中药泰山白首乌(泰乌1号白首乌)、桂花、糯米、黑糯米或其他米类为原料酿造而成的,为低度醇爽的营养黄酒,不含任何化学防腐剂、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及食用香精,其营养完备、风味独特、口感优良,具有补气,滋阴之功效,长期服用能够养血安神、敛精固虚、温肾壮阳、强筋健骨、健胃理气、益肤悦颜、荣发固齿、聪耳明目、轻身益寿,对人体有十分明显的保健及抗衰老作用。是一种具有营养和保健双重功能的新型保健饮料,国内及国外市场前景广阔,推广后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泰山白首乌保健黄酒,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糯米、黑糯米、黑米、大米、黍米中的一种或两种 30-40份;
泰山白首乌和桂花 共8-15份;
酒曲和酵母 共1-2份;
将泰山白首乌(泰白1号白首乌)粉碎后备用,桂花干品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凌川;赵晓莹;王辉,未经徐凌川;赵晓莹;王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08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猪饲料添加剂
- 下一篇:一种清香型牡丹籽调和油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