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见光响应的黑色二氧化钛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0916.4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6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陶杰;陈善龙;陶海军;沈一洲;曾小飞;蒋佳佳;朱露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2/64 | 分类号: | C23C22/64;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见光 响应 黑色 氧化 纳米 薄膜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色二氧化钛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特别是一种可见光响应的黑色二氧化钛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二氧化钛半导体材料具有化学性质稳定、廉价低毒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能源及环境领域,例如染料敏化太阳电池、锂电池、超级电容器、光催化剂、污物清洁剂等领域。然而,二氧化钛由于禁带宽度大(锐钛矿相为3.2Eg,金红石相为3.0Eg),仅能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紫外光,大大限制了其作为器件的性能和效率。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可见光响应的二氧化钛材料。
黑色二氧化钛不同于传统的白色二氧化钛,它可以大大吸收可见光,并有效地将其转换为电能或其它形式的能源。2011年,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著名杂志Science上第一次发表了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晶的制备方法[1],成功获得了可见光响应的二氧化钛粉体,并逐渐将其应用于光催化、锂电池、红外吸波、超级电容器等领域中,获得可喜的成果[2-5]。期间,也有来自国外和国内学者的纷纷效仿,也成功制备了如黑色二氧化钛纳米线、纳米棒等纳米结构[6-9]。
2013年3月6日,中国发明专利CN102249300B公开了一种制备黑色二氧化钛的方法,首先将钛酸丁酯和无水乙醇配制成混合体系A、蒸馏水和冰醋酸配制成混合体系B;将体系A 加入体系B中,常温搅拌、搁置过夜;然后恒温加热下搅拌至生成凝胶,再加入冰醋酸,充分搅拌洗涤,将凝胶烘干、研磨、过筛网,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保温后炉冷获得黑色二氧化钛粉末。
2013年6月5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3130267A公开了一种可见光响应黑色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冰乙酸和酰胺为溶剂,金属锂盐为助剂,并使用钛片为钛源,加入离子液体作为结构导向剂,利用溶剂热法一步合成,所制得的产品粒径在100nm 左右,相比于其他的二氧化钛其颜色是黑色的。其在可见光下显示出良好的降解有机染料的性能。
然而,以上所述方法主要是通过将晶化的白色二氧化钛粉末或薄膜在惰性气体或还原性气氛中长时间(有的甚至长达5天)退火得到黑色二氧化钛,其制备成本高昂、耗时耗力、工艺复杂,限制了未来黑色二氧化钛在工业领域的运用。因此在此基础上,开拓出一种简便廉价的制备方法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 X. Chen, L. Liu, Y.Y. Peter, S.S. Mao. Increasing solar absorption for photocatalysis with black hydrogenated titanium dioxide nanocrystals[J]. Science, 2011, 331(6018): 746-750;
[2] T. Xia, Y. Zhang, J. Murowchick, X. Chen. Vacuum-treated titanium dioxide nanocrystals: Optical properties, surface disorder, oxygen vacancy,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J]. Catalysis Today, 2013;
[3] T. Xia, W. Zhang, W. Li, N.A. Oyler, G. Liu, X. Chen. Hydrogenated surface disorder enhances lithium ion battery performance[J]. Nano Energy, 2013;
[4] T. Xia, C. Zhang, N.A. Oyler, X. Chen. Hydrogenated TiO2 Nanonrystals: A Novel Microwave Absorbing Material[J]. Advanced Materials, 2013, 25(47): 6905-69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09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驱动的微夹钳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封闭式网版清洗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