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镍始极片准备机组钉耳的组合刀具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71097.5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7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强;刘晓峰;姚辉;张世元;张学录;王志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5/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鲜林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镍始极片 准备 机组 组合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镍始极片准备机组钉耳的组合刀具。
背景技术
在湿法冶炼电解镍工艺过程中,需要用镍始极片作为电解阴极,为保证镍始极片与吊耳导电良好,必须将镍始极片与吊耳连接紧密。镍始极片和吊耳多采用厚度δ=0.8-1.2mm镍皮剪切加工而成。现有镍始极片钉耳机采用圆锥形冲头冲孔和铆接,部分吊耳冲铆后翻边小不规则,铆接不平整强度差易脱落。造成这种缺陷的主要原因是每片镍皮的厚度不一致,部分镍始极片及吊耳较厚、硬度大、韧性高,常规圆锥形冲头冲孔阻力大会撕开镍始极片或吊耳,同时由于冲孔较小,冲孔后需翻边的底部为圆弧状不易翻边,造成翻边量小、不对称的现象。此外双锥形冲头耐磨性较差,易钝化变形,实际使用中不能满足钉耳要求,钉耳后吊耳容易脱落,始极片合格率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快捷、实用高效的应用于镍始极片准备机组钉耳的组合刀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于镍始极片准备机组钉耳的组合刀具,包括冲刀和铆刀,所述冲刀分为支撑部、连接部和冲孔部,所述铆刀分为支撑部、连接部、压平部和翻边部;冲孔部和翻边部为四棱锥,连接部为长方体,支撑部和压平部为圆柱体。
所述冲刀和铆刀上分别设有定位螺杆和定位螺孔。
一种应用于镍始极片准备机组钉耳的组合刀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冲刀和铆刀通过定位螺杆和定位螺孔分别连接在液压缸活塞杆上,使用液压缸带动冲刀对镍始极片和吊耳进行冲孔,冲孔部的棱边将孔口破分为两瓣形成孔洞,连接部进一步扩孔修正孔口尺寸,支撑部限定冲刀冲孔深度,镍始极片和吊耳与支撑部贴合时完成冲孔;将冲好孔的镍始极片和吊耳翻转180°,使用铆刀进行翻边作业,翻边部伸入冲孔内压紧两瓣翻边,启动液压缸带动铆刀修整翻边,压平部将两瓣翻边压平,压平部限定铆刀翻边深度,镍始极片和吊耳与压平部贴合时完成铆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镍始极片准备机组钉耳的组合刀具,包括冲刀和铆刀,所述冲刀分为支撑部、连接部和冲孔部,所述铆刀分为支撑部、连接部、压平部和翻边部;冲孔部和翻边部为四棱锥,冲孔时棱边将孔口破分为两瓣,减少了冲孔阻力,对于厚度、硬度不同的吊耳及始极片,冲孔后翻边大,形状整齐、对称性好。连接部为长方体,可以进一步修正开孔尺寸,支撑部和压平部为圆柱体,限定冲孔和翻边行程;翻边压平前,翻边部伸入冲孔内防止翻边折回。本发明铆接边缘平整,连接强度好。铆接合格率可达99.7%,满足钉耳要求。既解决了电解过程中阴极板容易脱落掉板的问题,又解决了在电解过程中铆孔周边易长镍瘤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冲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铆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应用于镍始极片准备机组钉耳的组合刀具,包括冲刀1和铆刀5,所述冲刀1分为支撑部2、连接部3和冲孔部4,所述铆刀5分为支撑部2、连接部3、压平部6和翻边部7;冲孔部4和翻边部7为四棱锥,连接部3为长方体,支撑部2和压平部6为圆柱体。所述冲刀1和铆刀5上分别设有定位螺杆8和定位螺孔9。铆刀5的尺寸大于冲刀1,铆刀5更加适合开设定位螺孔9。
使用时,将冲刀1和铆刀5通过定位螺杆8和定位螺孔9分别连接在液压缸活塞杆上,使用液压缸带动冲刀1对镍始极片和吊耳进行冲孔,冲孔部4的棱边将孔口破分为两瓣形成孔洞,连接部3进一步扩孔修正孔口尺寸,支撑部2限定冲刀1冲孔深度,镍始极片和吊耳与支撑部2贴合时完成冲孔;将冲好孔的镍始极片和吊耳翻转180°,使用铆刀进行翻边作业,翻边部7伸入冲孔内压紧两瓣翻边,启动液压缸带动铆刀5修整翻边,压平部6将两瓣翻边压平,压平部6限定铆刀5翻边深度,镍始极片和吊耳与压平部6贴合时完成铆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10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姿态检测系统
- 下一篇:角接触球轴承沟位置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