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乙腈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71149.9 | 申请日: | 2014-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4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彭学东;张梅;赵金召;黄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斯威森生物医药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55/41 | 分类号: | C07C255/41;C07C25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乙腈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原料中间体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苯乙腈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苯乙腈的化学式为:C8H7N,由于氰基能够选择性的进行官能团转化而变成酰胺、胺或者羧酸,以及其苄位氢的高活性,使得其在精细化工和药物合成方面有着广泛的。其衍生物苯丙二酸和3-氰基-苯丙酸乙酯是合成药物卡非多的重要中间体。
文献 (安徽化工, 3, 2001) 介绍了苯乙腈的衍生物如苯乙酸、苯乙酸乙酯、α-溴代苯乙腈等的制备方法,但是对于苯丙二酸和3-氰基-苯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没有介绍。文献 (Polish Journal of Chemistry, 83(9), 1629-1636; 2009) 以苯乙腈为原料,在-78oC,异丙基氨基锂的条件下,与溴乙酸乙酯反应合成出3-氰基-苯丙酸乙酯。此方法中3-氰基-苯丙酸乙酯的合成条件苛刻,不易大量生产。文献 (Organic Reactions (Hoboken, NJ, United States), 31, 1984) 以苯乙腈为原料,与氯乙酸乙酯在冠醚碳酸钾的条件下合成出了3-氰基-苯丙酸乙酯,但收率偏低,只有45%。
在本发明中,我们已经开发了用于制备3-氰基-苯丙酸乙酯的方法,并且将此方法进行拓展,合成出了一系列衍生物,如3-氰基-苯丙酸苄酯、3-氰基-苯丙酸苯酯、3-氰基-苯丙酸叔丁酯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条件温和、操作方便、收率高、质量好、能耗低的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苯乙腈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苯乙腈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是在有机溶剂中,在碱和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卤代羧酸酯与苯乙腈反应得到。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卤代羧酸酯包括氯乙酸乙酯、氯乙酸甲酯、氯乙酸叔丁酯、氯乙酸苯酯、氯乙酸苄酯,卤代羧酸酯与苯乙腈的摩尔比为2:1~2.5:1。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化钠;碱与苯乙腈的摩尔比为1:1~1.2:1,所述的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等。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相转移催化剂与苯乙腈的摩尔比为1:200~1:250。
本发明的优点是:
1、通过调节反应条件,使得苯乙腈与卤代羧酸酯的用量达到相对最少的量,同时保证了收率及纯度;
2、采用相对过量的卤代羧酸酯使苯乙腈完全反应,再将过量的卤代羧酸酯回收,节约成本;
3、加入相转移催化剂,节约了反应时间,提高了转化率和收率;
4、整个反应所用原料廉价易得、条件温和、操作方便、收率好;反应所用溶剂均可回收套用,环境污染程度低。
附图说明
附图为苯乙腈衍生物的合成反应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案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3-氰基-苯丙酸乙酯的制备
反应瓶中加入5.74 mL (0.05 mol) 苯乙腈和10 mL N,N-二甲基甲酰胺,缓慢加入1.2 g (0.05 mol) NaH,室温反应0.5 h, 缓慢加入 0.08 g (0.25 mmol) 四丁基溴化铵和10.6 mL (0.1 mol) 氯乙酸乙酯,继续反应8 h。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回收氯乙酸乙酯和N,N-二甲基甲酰胺,剩余物中加入二氯甲烷,搅拌过滤,,浓缩滤液得8.12g,收率80%。
实施例2 3-氰基-苯丙酸乙酯的制备
反应瓶中加入5.74 mL (0.05 mol) 苯乙腈和10 mL N,N-二甲基甲酰胺,缓慢加入1.4 g (0.058 mol) NaH,室温反应0.5 h, 缓慢加入 0.06 g (0.20 mmol) 四丁基溴化铵和10.6 mL (0.1 mol) 氯乙酸乙酯,继续反应8 h。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回收氯乙酸乙酯和N,N-二甲基甲酰胺,剩余物中加入二氯甲烷,搅拌过滤,浓缩滤液得8.00g,收率78.8%。
实施例3 3-氰基-苯丙酸乙酯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斯威森生物医药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斯威森生物医药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11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