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杏鲍菇酒的酿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3349.8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3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田广文;陈德育;杜双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R1/865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杏鲍菇酒 酿造 方法 | ||
1.一种杏鲍菇酒酿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糯米和大米按质量比1.6~2.0:1为原料,经蒸煮后加入原料总重量的0.4%~0.5%的甜酒曲糖化发酵,得到一次发酵的米醅,然后在米醅中加入杏鲍菇、酿酒酵母和生物活力素,其中,杏鲍菇用量为原料总重量的58%~62%,酿酒酵母添加量为原料总重量的3%~5%;生物活力素添加量为原料总重量的0.3%~0.6%,于密闭容器内经二次发酵即得到杏鲍菇酒;
具体按下列步骤操作:
(1)酿酒酵母菌种的活化
取冰箱保存的酿酒酵母菌种,采用6°~8°Be’麦芽汁或土豆蔗糖琼脂斜面培养基试管若干支,在28℃扩大培养48h,根据生产规模配制适量豆芽汁蔗糖培养液,该豆芽汁蔗糖培养液中含20%的豆芽和2%的糖;酵母菌种采用逐级扩大繁殖,扩培的酵母液体菌种采用镜检计数法检验,其酵母菌细胞数在1.2×1011~1.5×1011范围内,即为合格酵母菌剂;
(2)原料处理及拌曲
将主要原料糯米与大米按重量比称取混合,加入冷水浸泡4h~6h,待米粒吸水膨胀至无硬芯时,用清水淘米,至水清为止;
将米平摊于蒸笼蓖上,厚度20~30mm,常压蒸米40~60min,出锅后以少量冷开水浇淋降温至30℃,按比例均匀拌入甜酒曲;
(3)两次发酵
将拌有甜酒曲的蒸米倒入发酵容器中,保持发酵容器温度为30℃~32℃,密闭条件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2d,得到米醅;
一次发酵完成后,将配方量的杏鲍菇浆与米醅混匀后,在表面挖出上大下小的锥形洞,在米醅底部接入配方量的酵母菌剂和生物活力素;装入菇浆料时容器上部留出20%的空间,容器密闭,保温25~28℃,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期间进行2~4次搅拌,以防发酵温度过高;二次发酵时间为10d~12d,得熟酒酿;
(4)压榨或浸提过滤
将熟酒酿进行压榨,收集压榨液并静置6h后过滤得澄清原酒液;或者将熟酒酿加60℃的热水,加水量按酒含酒精度而定,进行浸提,浸提时容器加盖使醅温保持在50~55℃、浸提时间8~10h,再过滤得澄清原酒液;
(5)陈酿
补充食用酒精使原酒液的酒度保持在11%(v/v),装入另一密封容器内,置于温度10~18℃、相对湿度85%~90%环境中陈酿180d以上,陈酿期间坚持倒罐2次以上,得到原酒;
(6)勾兑、装瓶
依据成品酒理化指标要求,对经陈酿的原酒进行酒度、糖分、酸、香味与色泽勾兑,使各成分保持规定的比例,即在20℃条件下酒度调至11%(v/v),总糖以葡萄糖(g/L)计≤2,总酸以柠檬酸(g/L)计调至5~6,使酒体协调柔顺,勾兑后装瓶巴氏杀菌包装为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杏鲍菇是以杏鲍菇浆的形式加入到原料中,所述杏鲍菇浆的制取方法为:
选成熟杏鲍菇子实体或残次杏鲍菇,或杏鲍菇修整余下的菇脚,剔除杂质,清洗干净,切成10mm小段,放入护色剂中浸泡6h~8h,预煮使菇体松软,补水冷却同时加亚硫酸盐使SO2达到60mg/L,搅打制成菇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或淘米时采用塑料筐或竹筐;所述的蒸米时采用竹篦或铝篦铁蒸锅或不锈钢蒸锅;所述的发酵过程中容器采用陶瓷缸或不锈钢保温罐;所述的压榨中通过浓浆泵将发酵液送入压榨机进行压榨,压榨液送入缸或罐中静置澄清;所述的浸提中通过浓浆泵将发酵液送入缸或罐中进行保温处理;所述的过滤时采用细纤维网;所述的陈酿中采用橡木桶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33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乙烯醇纤维干燥机的热处理烘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家纺面料的纱线整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