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导航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73415.1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0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邵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讯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36 | 分类号: | G01C21/36;G01C2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蓝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导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仪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导航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由各种仪表、指示器,特别是驾驶员用警示灯报警器等组成,为驾驶员提供所需的汽车运行参数信息。
汽车仪表中的车载导航装置能够利用车载GPS(全球定位系统)配合电子地图方便并且准确地告诉驾驶者去往目的地的最短或者最快路径,使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随时随地知晓自己的确切位置,是驾驶员行车的好帮手。
目前,车载导航装置为一体式结构,即通过一个终端来进行车体行车数据的采集、显示、导航和娱乐等操作。车载导航装置整机与其他车辆仪表嵌设在车辆仪表盘上,一体式车载导航装置体积较大,但是仪表盘空间有限,车载导航装置占用了仪表盘上较多的空间。而且车载导航装置整机与其他车辆仪表距离较近,不利于车载导航装置散热,容易过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导航装置,旨在解决一体式车辆导航装置占用仪表盘空间较多,而且容易过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车辆导航装置,包括:嵌在车辆仪表盘上主板和人机交互装置;
嵌在车辆仪表盘上主板和人机交互装置;
所述主板包括,控制车辆导航装置进行开机、待机和休眠的电源管理模块、采集车身数据信号的信号采集模块、对车辆进行定位的定位模块、接收收音机广播信号的收音机模块、播放所述收音机广播信号的音频解码模块、采集外接视频并存储的视频编码模块和发送所述外接视频的网络发射模块;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接收所述外接视频的网络接收模块、解码所述外接视频的视频解码模块、显示所述外接视频的显示模块和控制所述外接视频播放的按键模块。
优选地,所述车身数据信号包括:速度信号、左转向信号、右转向信号、近光信号、远光信号、喇叭信号、油耗信号、刹车信号、倒车信号和ACC状态信号。
优选地,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具体用于,通过CAN和IO口对所述车身数据进行采集。
优选地,所述定位模块具体用于,通过GPS和/或北斗卫星系统对所述车辆进行导航。
优选地,所述主板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车身数据信号数据。
优选地,所述主板还包括,用于输出所述车身数据信号的接口模块。
优选地,所述接口模块包括USB接口、SD卡接口、驾驶员IC卡接口和SIM卡接口。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块包括TFT显示器。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块包括触摸屏。
优选地,所述主板还包括,进行传输语音信号的无线通信模块。
本发明利用上述技术手段,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车辆导航装置分体设置为嵌在车辆仪表盘上主板和人机交互装置,人机交互装置单独设置在车辆仪表盘之外,从而减少了占用车辆仪表盘的空间,而且提高了车辆导航装置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车辆导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车辆导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车辆导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导航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嵌在车辆仪表盘上主板1和人机交互装置2。
其中,主板1包括电源管理模块11、信号采集模块12、视频编码模块13、定位模块14、收音机模块15、音频解码模块16和网络发射模块17。
其中,电源管理模块11,用于控制车辆导航装置进行开机、待机和休眠、采集。对于使用蓄电池作为电源的车辆,及时对车辆导航装置进行开机和待机处理,从而可以节省电力消耗,延长蓄电池的续航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讯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讯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3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浆缓冲槽液位自动控制机构
- 下一篇:饲料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