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电墙进水管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3466.4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1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谢冬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冬来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电墙 进水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电墙进水管以及该进水管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防电墙进水管以及该进水管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热水器防电墙,一般是可以对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都进行防电保护,在进水管路与出水管路的防电方式上,一般是通过形成一个较长的水路来增加水阻,从而抵消漏电的电流来达到防电的安全保护的目的;电热水器上的加热器设有绝缘防漏电表层,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该表层会由于持续反复加热、水质的影响等,出现腐蚀甚至脱落,从而逐渐失去绝缘防漏电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防电墙进水管以及该进水管的生产方法,它能及时将电热水器内的小漏电信号发送出来,同时防漏水效果良好,有效保持足够的水路长度来确保有适当水阻,具有结构简单、安全、结实耐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电墙进水管以及该进水管的生产方法,包括绝缘的固定座以及连接在固定座上的绝缘内管,固定座上设有用于传输漏电信号的信号端子;绝缘内管的左端套设有可导电的外管、右端套设有绝缘衬管,绝缘内管与外管的左端端部设有用于堵塞该两个端部的堵头;绝缘衬管的右端外侧面设有若干用于支撑外管防止其松动的加强筋,绝缘衬管的左端设在外管的右端内;
进一步地,固定座包括依次排列的左连接端、六角头和右连接端,左连接端内设有金属螺牙件一,右连接端上套设有金属螺牙件二;信号端子的一端与金属螺牙件一连接、另一端贯穿左连接端;
进一步地,六角头内设有贯穿六角头与右连接端的通水孔,通水孔的左端为连接段,连接段的内径大于通水孔右端的内径,绝缘内管的右端端部固定连接在通水孔连接段内;通水孔的内径大小与绝缘内管的内径一致;
进一步地,绝缘内管与堵头为一体或分体的;绝缘内管、堵头、绝缘衬管使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材料制做而成;固定座使用聚丙烯PP材料制做而成;外管使用不锈钢材料制做而成;
进一步地,堵头包括外管连接端与内管连接端;外管连接端的外径大于外管的内径;内管连接端的外径大于绝缘内管的内径;堵头与外管、绝缘内管之间为水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绝缘内管的左端设有若干出水孔一;外管的右端设有若干出水孔二;
进一步地,绝缘内管的左端比外管的左端适当向左延长;
进一步地,绝缘衬管的内径大于绝缘内管的外径,绝缘衬管的外径小于外管的内径;
进一步地,外管的内径大于绝缘内管的外径;
进水管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将绝缘内管左端的内管壁与堵头的内管连接端的外圆周表面加热到130-150℃,使加热部位受热熔化,然后在两秒钟内,趁熔化的部分还没有冷却,将堵头塞入绝缘内管,堵头上的内管连接端与绝缘内管热熔连接在一起;外管从绝缘内管的右端套进去,将外管套在堵头的外管连接端上,从而将外管左端端部完全堵塞;将绝缘衬管套到绝缘内管的右端,绝缘衬管的左端套入到外管的右端内,绝缘衬管上的加强筋卡住外管,使外管的不会松动;
B、将绝缘内管右端端部的外侧面加热到130-150℃,同时,固定座上的通水孔左端连接段内壁加热到165-180℃,至加热的部位受热熔化,然后在两秒钟内,趁熔化的部分还没有冷却,将绝缘内管插到连接段内,使绝缘内管与固定座上的连接段热熔连接在一起;
C、在绝缘内管和固定座刚刚热熔接连接好的时候,趁熔化的部分还没有完全冷却,用一根直径比通水孔内径小的长金属针从通水孔一直插到绝缘内管内,将由于受热挤压而溢出来堵在管孔内的废料疏通,以保持管孔内畅通。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剖面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模块化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座1、绝缘内管2、外管3、绝缘衬管4、堵头5、信号端子11、左连接端12、六角头13、右连接端14、金属螺牙件一15、金属螺牙件二16、通水孔17、连接段17a、出水孔一21、出水孔二31、加强筋41、外管连接端51、内管连接端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冬来,未经谢冬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34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