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输电线路的温度检测传感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3702.2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8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岳;韩韬;江秀臣;何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11/22 | 分类号: | G01K1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输电 线路 温度 检测 传感器 系统 | ||
1.一种面向输电线路的温度检测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电线、螺钉、微带天线、绝缘层、金属导热部、隔热部以及多个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包括:单向叉指换能器、频率正交反射栅码片组;
所述频率正交反射栅码片组,包括:n个依次排列的码片;
所述n个码片构成一种传感器编码;
每个码片由一种周期的电极组成,形成对一个正交子频率的反射;
所述多个码片之间形成的子频率相互正交;
每个码片反射信号的时域长度保持一致,满足正交条件;
设置在输电线的金属外壳内的传感器通过金属导热部连接输电线的线芯,并通过隔热部连接输电线的金属外壳;微带天线通过螺钉连接在输电线的金属外壳的外侧,微带天线与输电线的金属外壳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输电线路的温度检测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频率正交反射栅码片组中,相邻的码片之间均设置一个相等的固定时延τD作为保护填充,以在时域空间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叠加与相互影响形成隔断,抑制各子频率间的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输电线路的温度检测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通过如下步骤优化后的传感器:
-通过格林函数结合有限元工具,优化SAW传感器换能器和反射栅结构,降低插入损耗,具体为:根据铌酸锂基片上不同取向、换能器和开路、短路、浮动指条式反射栅在基频及二次谐频下:指条数、金属化厚度、金属化率及浮动指条拓扑加权、位置加权与反射、透射系数的幅值和相位变化规律,计算不同指条数、金属化厚度、金属化率等条件下反射栅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利用其规律性,设计出各正交频率分量反射系数相同的SAW传感器。利用Lagrangian描述下的温度系数,带入格林函数,优化出对各正交频率反射特性的温度变化斜率最低的反射栅拓扑结构,降低温度对反射率的影响,保证传感器阅读距离不随着温度升高而又显著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输电线路的温度检测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不同的传感器所含频率正交反射栅码片组构成的传感器编码各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输电线路的温度检测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多个传感器构成的传感器阵列中,每个传感器编码对应的首个码片所形成的子频率各不相同,而后面n-1个码片形成的子频率的排列采用随机码、基于载波干扰比最大的预编码、或者Turbo码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37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搅拌主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造空心模壳构件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