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系统一体机的联网方法以及多系统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3872.0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8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W76/02;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王茹,陶品德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一体机 联网 方法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系统一体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系统一体机的联网方法和一种多系统一体机。
背景技术
多系统一体机集成了多个系统模块,例如Android模块和Windows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一般通过MCU(Micro Control Unit,微控制单元)连接。如果某一个模块有联网需求,则需要外接一条网线在其以太网口上,将该模块连接至路由器。如果各个模块都需要联网,则要从路由器上连接多条网线至相应的模块。在很多情况下,多系统一体机会占用多条网线,这时如果一体机之外的其他终端需要联网,常常无法满足。并且,目前的多系统一体机在控制各个模块的联网情况时,只能先切换到不同模块,然后设置相应网卡的连接方式和状态。不仅导致了一体机上外接网线非常杂乱,而且无法自动控制一体机内各个模块的联网情况,也无法满足一体机之外其他终端的联网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系统一体机的联网方法和一种多系统一体机。
一种多系统一体机的联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体机内的第一系统模块通过外接网线连接网络信号;
所述第一系统模块连接网络信号之后,调用自身的无线网络共享功能建立一个无线网络,并将所述无线网络的配置信息发送至一体机内的第二系统模块;
所述第二系统模块接收到所述配置信息之后,连接所述无线网络的信号。
与一般技术相比,本发明多系统一体机的联网方法中第一系统模块通过外接网线连接网络信号之后,调用自身的无线网络共享功能建立一个无线网络;第二系统模块通过第一系统模块建立的无线网络进行联网。本发明能够减少外接网线,自动控制一体机各个系统模块的联网状态。通过一体机自动创建无线网络,能够满足多个客户端的联网需求。本发明能够解决在没有外置路由器时多系统一体机的联网问题。
一种多系统一体机,包括第一系统模块、第二系统模块和MCU,所述MCU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系统模块和所述第二系统模块;
所述第一系统模块通过外接网线连接网络信号;
所述第一系统模块连接网络信号之后,调用自身的无线网络共享功能建立一个无线网络,并将所述无线网络的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系统模块;
所述第二系统模块接收到所述配置信息之后,连接所述无线网络的信号。
与一般技术相比,本发明多系统一体机中第一系统模块通过外接网线连接网络信号之后,调用自身的无线网络共享功能建立一个无线网络;第二系统模块通过第一系统模块建立的无线网络进行联网。本发明能够减少外接网线,自动控制一体机各个系统模块的联网状态。通过一体机自动创建无线网络,能够满足多个客户端的联网需求。本发明能够解决在没有外置路由器时多系统一体机的联网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系统一体机的联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调用网络共享功能实现多系统模块联网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多系统一体机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取得的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的描述。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多系统一体机的联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一种多系统一体机的联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一体机内的第一系统模块通过外接网线连接网络信号;
S102所述第一系统模块连接网络信号之后,调用自身的无线网络共享功能建立一个无线网络,并将所述无线网络的配置信息发送至一体机内的第二系统模块;
S103所述第二系统模块接收到所述配置信息之后,连接所述无线网络的信号。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系统模块为Android模块,所述第二系统模块为Windows模块。或者所述第一系统模块为Windows模块,所述第二系统模块为Android模块。
一体机可由Android模块、Windows模块和MCU模块构成。MCU通过USB接口或者串口连接Android和Windows模块,负责简单的消息传输。此外,Android模块和Windows模块都带有无线网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3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