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防眩电致变色后视镜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4669.5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9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博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博选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G02F1/155;G02B1/11;B60R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防眩电致 变色 后视镜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自动防眩电致变色后视镜(110),主要由电致变色功能材料(101)、透明导电阴极基板(103)、透明导电阳极基板(104)、高反射层(105)、高反射层的保护层(106)及自动感光控制电路(150)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可见光减反射光学功能层(102),其制作工艺和方法主要包括:先对作为阴极(103)和阳极(104)的透明导电基板进行切割、洁净清洗;然后在阴极导电面或阳极导电面或分别在阴极和阳极导电面涂布混有微珠的粘接剂(107),形成不闭合的“C”型;将阴极(103)和阳极(104)进行预封装,同时预留电致变色材料的灌装口(108);然后在真空系统中将电致变色材料(101)灌装进预封装的自动防眩电致变色后视镜中、封灌装口(108);制作或加装可见光减反射功能层(102),同时制作与感光控制电路的感光元件配合的覆盖有电致变色材料的镜面区域任意位置的透明感光孔位(109);制作高反射层(105)和保护层(106);加装导电基板的电极连接件(121);将封装好的反光镜的感光孔位(109)和感光自动控制电路(150)的感光元件对准并绑定连接;加装保护壳体(122),形成自动防眩电致变色后视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防眩电致变色后视镜(110),其特征在于其阴极(103)和阳极(104)可以相互交换加电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防眩电致变色后视镜(110),其特征在于其可见光减反射功能层(102)可以和阴极部分(103)结合制作,也可以和阳极部分(104)结合制作,还可以同时和阴、阳极结合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防眩电致变色后视镜(110),其特征在于其可见光减反射功能层(102)还可以通过单独以透明或半透明基材等制作成光栅、可见光减反射薄膜、可见光减反射玻璃基片等光学功能器件,然后和自动防眩电致变色后视镜进行结合、组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防眩电致变色后视镜(110),其特征在于其可见光减反射功能层(102),可以采用真空蒸镀、磁控溅射等物理方法制作,也可以采用溶胶-凝胶等化学方法制作,还可以采用上述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防眩电致变色后视镜(110),其特征在于其预封装时,粘接剂(107)可以涂布在阴极(103)导电面,也可以涂布在其阳极(104)导电面,还可以分别涂布在阴极(103)和阳极(104)导电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防眩电致变色后视镜(110),其特征在于其预封装的预留灌装口(108)的宽度范围:0.05-5mm,且不限于此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防眩电致变色后视镜(110),其特征在于其感光孔位可以是直径或边长范围为1-10mm的圆形、正方形等形状,且不限于此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防眩电致变色后视镜(110),其特征在于其高反射层(105)可以采用真空蒸镀、磁控溅射等真空镀膜及电镀等物理方法制作,也可以采用银镜反应、化学电镀等化学镀膜方法制作,还可以将上述物理及化学方法结合制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防眩电致变色后视镜(110),其特征在于其在封装粘接剂(107)中的微珠材料可以是颗粒度范围为0.1-2000um的玻璃、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等,且不限于上述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防眩电致变色后视镜(110),其特征在于其阴、阳极间的电致变色材料体系(101)可以采用真空工艺灌装入后视镜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博选,未经赵博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46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电子路考监测系统
- 下一篇:防压眼镜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