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主辅协同双光路设计的全向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6397.2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3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煜;张茂军;王炜;熊志辉;尹晓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2B17/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协同 双光路 设计 全向 成像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主辅协同双光路设计的全向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同一场景的光线分成用于图像复原的主光路和用于编码孔径辨识模糊尺度的辅助光路,分别在普通孔径相机和编码孔径相机成像,其中主光路的光能大于辅助光路的光能;
步骤二、构建折反射全向成像散焦模糊数学模型,选择编码孔径方案,结合折反射系统的结构,辨识出折反射全向图像各个区域的散焦模糊尺度;
步骤三、对散焦模糊图像进行复原得到全聚焦全向图像:
1)首先将散焦模糊图像分成多个环状区域;
2)提出基于全向全变分最小化的图像复原方法,对每一块环状区域的散焦模糊图像进行复原;
3)对所有复原后的环状区域的清晰图像进行拼接,获得全聚焦全向图像;
其中基于全向全变分最小化的图像复原方法为:将全向图像中的像素点反投影到柱面全景图像中,在柱面全景图像中根据梯度计算方法确定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相邻像素点,然后正投影到全向图像中,找到对应像素点的相应位置,计算该像素点的梯度值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主辅协同双光路设计的全向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折反射全向成像散焦模糊数学模型的构建方法如下:建立ROZ坐标系,建立ROZ坐标系,其中原点O在光心平面正上方,与光心平面距离为C,Z轴垂直于光心平面,R轴平行于光心平面;已知实景空间物点w和反射镜面上一点mr(α,β),其中α,β为反射镜面参数,入射光线wmr的单位方向向量为ei(α,β),经反射镜面上一点mr(α,β)的反射光线的单位方向向量为er(α,β),反射镜面上一点mr(α,β)的单位法向量为nr(α,β),根据已知的反射镜面参数,可求得nr(α,β),也可求得实景空间物点w经反射镜面上一点mr(α,β)成的虚像wc(α,β)的位置;再使用已知的Jacobian方法求得虚像wc(α,β)到点mr(α,β)的距离rc;当反射镜面上的点mr(α,β)位于主入射光线wf与镜面的交点m0处时,设虚像wc(α,β)所在的物点深度为Sd,则Sd为:
Sd=(dc+m0p0)sinμ
(1)
其中,dc为点wc和点m0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得到折反射全向成像散焦模型:
Y=X*FS+η
(2)
其中,Y是得到的模糊图像,X是全聚焦的清晰图像,FS是由卷积核形状F和卷积尺度S构成的卷积矩阵,卷积尺度S和深度Sd是一一对应的,η为图像的噪声;根据以上的折反射全向成像散焦模型,再根据编码孔径的卷积核形状F,建立一套各个卷积尺度S的模糊标准,并依据模糊标准分析模糊图像的模糊尺度,找到相匹配的卷积尺度进行反卷积做图像复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主辅协同双光路设计的全向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孔径的选择方法为:采用多种编码孔径设计方案分别绘制平方和曲线,从中选择形状尖锐度最高的残差平方和曲线,该残差平方和曲线对应的编码孔径设计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63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醇芳构化制取芳烃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穿戴式智能输液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