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射频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7029.X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5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苏玉乐;金鑫;李美兰;杨胜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H01R24/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射频 连接器 | ||
一种微型射频连接器,包含绝缘本体、弹性端子及外部端子;绝缘本体内形成容槽及与容槽连通的插接孔,容槽具有对立的上下内壁;弹性端子设置在容槽内且具有固定段、两呈弧状且弧口朝下的弹性臂及第一接触段,固定段固定于容槽,各弹性臂一端连接固定段并抵靠下内壁,各弹性臂另一端为自由端并在第一接触段不受外力时与下内壁分离且在第一接触段受外力时抵靠下内壁,第一接触段连接于两弹性臂间且位于插接孔下方;两弹性臂及第一接触段构成类似圆顶状结构之设计,可使第一接触段受外部连接器端子压触时,弹性端子受力平均而提升接触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创作涉及一种连接器,且特别涉及一种微型射频连接器,其内具有弹性端子而能在接触外部连接器之端子时利用本身弹性向外部连接器端子提供正向力,以提供接触的稳定性。
背景技术
图7至图9分别为一种已知微型射频连接器之俯视立体组立图、俯视立体分解图及侧面剖视图。请参照图7至图9,已知微型射频连接器包含有一绝缘本体10、一弹性端子50、一外部端子30及一固定端子40。该绝缘本体10具有一基座11及一插接部12。该基座11内形成有一容槽13。该插接部12自该基座11朝上突伸,且该插接部12内形成有一与该容槽13连通的插接孔14。该容槽13具有一与该插接孔14邻接的上内壁131及一与该上内壁131相对立的下内壁132。该外部端子30具有一板体31、一筒部32、一穿孔33及两焊接部34。该板体31设置在该基座11正面111,该板体31两侧分别形成有该焊接部34,该两焊接部34分别卡扣在该基座11上并延伸至该基座11背面112。该筒部32自该板体31朝上突伸。该穿孔33贯穿该板体31及该筒部32,并供该绝缘本体10之插接部12所贯穿。
该弹性端子50设置在该容槽13内,具有一固定段51、两弹性臂52、一第一接触段53、一焊接段54及一第二接触段55。该固定段51固定于该容槽13。各该弹性臂52自该固定段51突伸,且该两弹性臂52末端之间连接有该第二接触段55。该第一接触段53一端531连接该第二接触段55,且该第一接触段53另一端532为自由端并抵靠该容槽13下内壁132。该焊接段54穿出该基座11并延伸至该基座11背面112。该固定端子40具有一接触片41及一焊接片42。该接触片41设置在该容槽13上内壁131。该焊接片42穿出该基座11并延伸至该基座11背面112。
在没有一外部连接器(未绘示)插接至该微型射频连接器时,该弹性端子50之第二接触段55会与该固定端子40之接触片41接触,使得该弹性端子50与该固定端子40电性连接。在该外部连接器插接至该微型射频连接器时,该外部连接器之筒状端子与该外部端子30之筒部32卡接,且该外部连接器之柱状端子会穿过该容槽13之插接孔14压触该弹性端子50之第一接触段53,带动该第二接触段55下移而与该固定端子40之接触片41分离,使得该弹性端子50不再与该固定端子40电性连接,而改与该外部连接器之柱状端子电性连接。
由于该弹性端子50之两弹性臂52为悬臂梁结构之设计,只在靠近该固定段51处提供两弹性支点,即使该第一接触段53另一端532因抵靠该容槽13下内壁132而也提供一弹性支点,但这些弹性支点都靠近该固定段51,导致该弹性端子50受到该外部连接器之柱状端子压触时受力不均,相对地该弹性端子50向该外部连接器之柱状端子提供的正向力不均,造成接触不稳定,进而降低讯号传输的稳定性或甚至于传输失败。此外,由于该微型射频连接器尺寸较小,因此该弹性端子50之两弹性臂52力臂较小,导致该两弹性臂52受力不均时容易变形量过大而使其局部部位过早产生金属疲劳或发生永久变形,造成接触不稳定或完全无接触,减小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创作的目的在提出一种微型射频连接器,其弹性端子受到外部连接器端子压触时受力较平均,提升接触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70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热处理机构及带有弹簧热处理机构的弹簧生产线
- 下一篇:可再充电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