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耐水压帐篷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7229.5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5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祝彬;戴家兵;李维虎;赵春娥;赵曦;郭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科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B32B27/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耐水 帐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成革生产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耐水压帐篷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帐篷是指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一般在广告促销,军用、民用、工地,户外旅游,救灾等情况下使用。在户外遇到雨雪天气时,就要求帐篷具有足够的防水和耐压性能。帐篷结构主要包括内外帐、帐篷撑杆、防风绳和地钉。外帐是帐篷的保护层,一般帐篷外帐是带有涂层的尼龙布,涂层的厚度和质地决定帐篷的防雨性能,尼龙布的质地表现在结实/耐磨/防撕裂程度上。最常见的帐篷涂层是聚氨酯(PU)涂层,它是一种稳定耐低温的涂层,其厚度和涂层技术决定着材料的防水性。但是,由于目前市场上的帐篷都是采用溶剂型聚氨酯浆料为涂层,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苯等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都会在帐篷制品中残留,随着时间慢慢挥发,对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存在危害。而且溶剂型聚氨酯涂层还存在耐黄变性差、耐水压低、防水效果差、透气性能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耐水压帐篷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环保耐水压帐篷革,包括水性聚氨酯树脂浆料面层、中间层和粘结底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浆料面层由以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经密封真空搅拌制得:水性聚氨酯树脂100份,水性色浆2~18份,水性增稠剂0.4~2份,消泡剂0.2~1份,流平剂0.5~2份,固化剂0.5~5份,拨水剂0.5~3份;
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浆料中间层由以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经搅拌制得:水性聚氨酯树脂100份,水性色浆3~10份,水性增稠剂0.4~1份,消泡剂0.3~0.7份,流平剂1~2份,固化剂1~6份;
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浆料粘结底层由以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份经搅拌制得:水性聚氨酯树脂100份,水性增稠剂0.4~1份,消泡剂0.3~0.7份,流平剂1~2份,固化剂1~6份;
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树脂为脂肪族水性聚氨酯分散体、脂肪族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或水性聚氨酯聚脲分散体;
所述的水性色浆为水性颜料分散体;
所述的水性增稠剂为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或碱溶胀型丙烯酸增稠剂;
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改性消泡剂、聚醚类改性消泡剂或矿物油基消泡剂;
所述的流平剂为有机硅流平剂或混合丙烯酸类流平剂;
所述的固化剂为有机硅类固化剂或异氰酸酯类固化剂;
所述的拨水剂为水性有机硅系高分子聚合物或水性氟系高分子聚合物。
其制备方法是,采用干法移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离型纸上涂覆水性聚氨酯树脂浆料面层,涂层厚度为0.10-0.20mm,涂布量为120g-170g/m;
2)将涂覆水性聚氨酯树脂浆料面层的离型纸,置于80~130℃、20~30m长度的烘箱内,在车速10~25m/min的条件下进行热风干燥;
3)出箱冷却后,在涂覆水性聚氨酯树脂浆料的面层上,再涂覆水性聚氨酯树脂浆料中间层,涂层厚度为0.15-0.20mm,涂布量为150-220g/m;
4)将续涂水性聚氨酯树脂浆料中间层的离型纸,置于90~120℃、20~30m长度的烘箱内,在车速10~25m/min的条件下进行热风干燥;
5)出箱冷却后,在续涂水性聚氨酯树脂浆料的中间层上,再涂覆水性聚氨酯树脂浆料粘结底层,涂层厚度为0.12-0.20mm,涂布量为150-200g/m;
6)将续涂水性聚氨酯树脂浆料粘结底层的离型纸,置于80~100℃、5~10m长度的烘箱内,在车速10~25m/min的条件下进行预烘至半干;
7)出箱后,用贴合机贴合基布,并置于110~140℃、25~35m长度的烘箱内,在车速10~25m/min的条件下进行热风干燥;
8)出箱冷却后,剥除离型纸,收卷,即得环保耐水压帐篷革。
所述的基布为高强度尼龙布。
所述的热风干燥,为在涂覆水性聚氨酯树脂浆料涂层离型纸的上下两面吹风加热的方式,其中下吹风的风量是上吹风风量的3~4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科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科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72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