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索桥的防滑索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7648.9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5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将;叶雨清;王晓阳;戴显荣;马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16 | 分类号: | E01D1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索桥 防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悬索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索桥的防滑索鞍结构。
背景技术
在悬索桥的结构中,索鞍是设置在主塔顶部、用作对主缆进行固定并支撑的重要受力构件,桥面的动、静载荷依次通过吊索和主缆传递给索鞍,再由索鞍传递给主塔。由于索鞍的功能特性,要求索鞍与主缆之间无相对位移,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应用过程中,静载时,索鞍外两边上的主缆水平力相等,主缆与索鞍无位移趋势;动载时,索鞍外两边上的主缆拉力就会出现差异,从而造成主缆在索鞍内产生位移趋势,这种位移趋势的产生,会使主缆被悬索桥的其它构件划伤,破坏主缆的结构应力,进而影响主缆强度。
由于受建设条件限制,有时需要采用边中跨比例较小桥跨结构,有时需要采用多塔连跨悬索桥结构,这两种悬索桥结构有个共同特点是在运营过程中,塔顶两侧主缆可能出现很大的不平衡力,而这种不平衡力足以使主缆在鞍槽内出现滑动,这对悬索桥来说是致命的。不让主缆在鞍槽内滑动主要以下几种方式:(1)是直接将索股锚固在索鞍上;(2)是减小两侧主缆的不平衡力;(3)是提高主缆与鞍槽间的抗滑性能。对于第一种方式,只适用于小跨径悬索桥,大跨悬索桥由于主缆所受的力太大而无法直接锚固在索鞍处;第二种方式往往在多塔连跨悬索桥的中间塔处,采用减小中间塔的纵向刚度来减小塔顶两侧主缆的不平衡,但这种方式带来了桥梁整体刚度下降、桥梁抗风差以及中塔疲劳等问题;而第三种方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悬索桥塔顶两侧主缆不平衡力引起的滑移问题。
目前,为了防止主缆在索鞍上产生相对位移,现有技术有通过在索鞍的鞍槽内壁和隔板壁面上设置锌层,以增加索鞍对主缆的摩擦系数,使索鞍与主缆间的摩擦力大于动载对主缆拉力的差值。前述索鞍上的锌层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摩擦系数,但其毕竟为喷涂层,其不仅产生的摩擦系数有限,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索鞍上的锌层会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外力影响的双重作用下,发生破损、脱落等现象,直接影响索鞍对主缆的摩擦力,安全可靠性非常差。此外,随着悬索桥工程建设中跨度和承载能力的增加,索鞍外两边上的主缆拉力差异值也是随之成倍增加的,单纯依靠在索鞍上喷涂锌层,不足以防止主缆在索鞍上产生相对位移,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索桥的防滑索鞍结构,能够防止主缆与鞍槽间的相互滑动,从而提高了桥梁的整体刚度、抗风性能和受力性能。
一种悬索桥的防滑索鞍结构,包括鞍座;所述的鞍座的鞍槽底部设有至少一道与槽壁平行的纵隔板;相邻两道纵隔板之间或纵隔板与槽壁之间设有至少一层与鞍槽圆弧平行的非连续夹板,每层非连续夹板纵向由至少四块切向夹板衔接而成。纵隔板的道数和非连续夹板的层数主要取决于悬索桥索鞍两侧主缆的不平衡力大小以及主缆索股的股数。
所述的槽壁内侧以及纵隔板两侧均纵向设有至少四排与切向夹板相对应的径向滑槽;所述的径向滑槽上下大小一致,对应的切向夹板可以沿滑槽从上而下自由滑落。
所述的切向夹板上下表面均设计为圆弧曲面,能够确保索股与切向夹板紧密接触,分块还会方便加工和安装。
所述的切向夹板两端设有与径向滑槽配合的榫头;所述的榫头可以精确嵌入鞍座侧壁和纵隔板上的径向滑槽内,榫头在径向滑槽内竖向可以活动,纵向不能活动。
优选地,所述的槽壁外侧纵向设有多排加劲肋;所述的鞍座顶部纵向设有至少四根与切向夹板相对应的拉杆;所述的拉杆贯穿纵隔板和槽壁且两端通过拧紧螺栓与两侧槽壁锁定;能够提高鞍座侧壁的刚度和受力性能,使侧壁能抵抗来自索股的巨大挤压力。
众所周知,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提高鞍槽与主缆索股接触面上间的正压力就能提高摩擦力,本发明防滑索鞍结构与通常的悬索桥索鞍结构的区别在于设置了纵隔板和切向夹板,切线夹板将主缆索股上下分层布设,由于切线夹板的榫头在径向滑槽内可以自由滑落,上层主缆对切向夹板的压力也可以完全传至下层主缆,最底层主缆索股与鞍槽接触面上的正压力与通常的悬索桥索鞍结构一致,而主缆索股与切向夹板的接触面上也存在很大的正压力,这种压力不需要外部加压,只需将主缆索股分层,利用了主缆本身的巨大拉力获得,切向夹板的榫头嵌在鞍座侧壁和纵隔板上的径向滑槽内,使得切向夹板能够提供有效的摩擦力;纵隔板将主缆索股分仓布设,由于上下层索股的挤压作用,主缆索股对鞍槽侧壁和纵隔板均产生侧向挤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76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机液压放气阀系统
- 下一篇:用作热熔体中抗粘连系统的中空玻璃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