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房屋及其墙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77949.1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3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强;王秋艳;商宇飞;袁冲;蔺焘;张晓峰;邵灵敏;李阳博;杨志;陈浩;郭婷;李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恒通创新赛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C1/40;E04C2/30;E04C2/32;E04C2/36;E04C2/29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翔;李雪 |
地址: | 1024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房屋 及其 墙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房屋及其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物的墙体结构大多由砌块或木材堆砌而成。一般来说,以利用普通砌块来构建建筑物为例,首先在地基结构上设立承重结构,再以该承重结构为骨架堆砌砌块。通常,以这种方式建造的房屋的墙体结构重量都比较重,而且需要在墙体结构中设置保温层等,因此由普通砌块来建造墙体结构不但浪费材料,而且降低了墙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在上述砌块堆砌的过程中,通常利用混凝土等连接砌块,建造方式比较复杂,建造时间周期比较长。
因此,利用普通砌块建造房屋或墙体结构等不但浪费材料,抗震性能较差,而且建造房屋的工作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而且,在木材资源日益宝贵的今天,用木材来搭建房屋不但浪费,而且不环保,而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体结构,该墙体结构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墙体结构,其中,该墙体结构包括钢管和墙体单元,该墙体单元包括外壁和由该外壁围成的内空腔,所述外壁围成直四棱柱面,该钢管穿入到所述墙体单元的内空腔之中。
优选地,所述外壁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公连接部或向内凹入的第一母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公连接部的凸出的表面上设置有沿所述墙体单元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中能够设置密封保温材料和/或隔音材料。
优选地,所述密封保温材料包括橡胶条。
优选地,所述墙体单元包括第一墙体单元,该第一墙体单元的外壁包括相对的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该第一外壁上形成有公连接部,该第二外壁上形成有母连接部,所述第一墙体单元还包括第一隔断壁,该第一隔断壁与所述外壁的内侧面连接以在所述外壁内分隔出多个第一空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墙体单元的外壁的内侧面上形成有第一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能够将所述钢管限制在所述第一空腔中。
优选地,所述墙体结构包括墙壁部分和/或楼板,该墙壁部分和/或楼板包括所述第一墙体单元,所述钢管能够穿入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空腔中。
优选地,所述墙体单元还包括第二墙体单元,该第二墙体单元还包括第二隔断壁和内壁,该内壁与所述外壁之间通过第二隔断壁相互连接,该第二隔断壁在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分隔出多个分隔空腔,所述内壁围成第二空腔。
优选地,所述内壁的内侧面上形成有第二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能够将所述钢管限制在所述第二空腔中
优选地,所述外壁的外侧面上还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外壁能够在该第二凹槽处断开,以在所述外壁上形成第二母连接部,该第二母连接部由所述第二隔断壁和所述内壁围成。
优选地,所述墙体结构还包括墙角部分,该墙角部分包括所述第二墙体单元,所述钢管穿入所述第二空腔中。
优选地,所述墙体结构还包括墙壁部分,该墙壁部分包括所述第二墙体单元,所述钢管穿入所述第二空腔中。
优选地,所述墙体结构还包括立柱体,该立柱体包括第二墙体单元,所述钢管穿入所述第二空腔中。
优选地,所述墙体单元包括PE木塑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房屋,其中,该房屋包括本发明所述的墙体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墙体结构由钢管和墙体单元构成,钢管穿入到墙体单元中从而起到支撑和承重的作用。该墙体结构不但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而且由于重量轻而减轻墙体结构的重量,提高抗震性能,而且提高建造的工作效率,降低建造工作的强度。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一墙体单元的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二墙体单元的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二墙体单元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二墙体单元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二墙体单元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 外壁 111 第一限位部
12 第一隔断壁 13 内壁
131 第二限位部 14 第二隔断壁
21 第一空腔 22 第二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恒通创新赛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恒通创新赛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79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锥筒的笼式钢筋连接器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转角构造柱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