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压装置、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8417.X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6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峰;胡朝发;朱波;曹勇;何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压 装置 空调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降压装置,应用于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环境感温包和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能存储冷媒的储液罐;
与所述储液罐和室外侧换热器的进气管或出气管连接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可控开关;
与所述储液罐和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连接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可控开关;
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环境感温包检测的室外环境温度值、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排气压力值,以及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压力值的变化矢量,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可控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为电子膨胀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感温包设置在室外机上,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缩机排气口,用于检测压缩机排气压力。
4.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降压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值及排气压力值;
判断所述环境温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温度设定值;
如果是,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
如果否,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预设规则或第二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包括:
根据一个压力设定值或多个不同的压力设定值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
根据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以及预设的压力区间与开关控制操作的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
检测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压力值的变化矢量;
根据多个不同的变化量设定值判断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
根据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以及预设的变化量区间与调整操作的对应关系调整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一个压力设定值或多个不同的压力设定值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是否超过当前预设规则下的最大压力设定值;
若是,则控制空调系统停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压力值的变化矢量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变化矢量是否大于最大变化量设定值;
若是,则控制空调系统停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及所述排气压力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包括:
根据第一压力设定值和第二压力设定值判断所述排气压力值所处的压力区间;
在所述排气压力值小于第一压力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在所述排气压力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设定值并小于第二压力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为B1,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在所述排气压力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压力设定值时,控制空调系统停机;
检测预设时间内的排气压力值的变化矢量;
根据第一变化量设定值和第二变化量设定值判断所述变化矢量所处的变化量区间;
在所述变化矢量小于所述第一变化量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K2;在所述变化矢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变化量设定值且小于零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为B2, 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K1;在所述变化矢量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变化量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增加D1,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在所述变化矢量大于所述第二变化量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度增加D2,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开度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84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弯机夹具
- 下一篇:新型多工位冲头的冲床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