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化公共平台体系架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78946.X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0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祥;张勇;王茜;肖跃雷;黄仕富;魏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邮电大学;西安未来国际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化 公共 平台 体系 架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化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信息化公共平台体系架构。
背景技术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公民社会的建立,促使公共服务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推进,需要信息化公共平台做支撑,并要求平台所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承载的各类服务不断调整和变化的需求。云计算技术模型因其具有良好扩展性、弹性、服务性而成为构建信息化公共平台的首选。
信息化公共平台是面向特定用户提供的基础设施、支撑软件、应用系统、信息资源、运行保障和信息安全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在信息化领域,包括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公共平台是面向各政务部门构建各种信息化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传统的信息化架构一股与行政管理体制是严格对应的,政府职能变化,信息系统就要随之变化。行政管理体制变化(如省县直辖),信息化基础架构就要随之变化,缺乏弹性、可扩展性。而以服务为本质特征的信息化公共平台具有运行环境与业务应用相分离的特点。这意味着技术可以与管理相分离,管理可以与运营相分离,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但目前传统的信息化体系结构不能适应政府职能、组织架构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存在非常严重的体系功能定位与划分不明确造成的多级信息化公共平台的重复建设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信息化公共平台的体系架构,实现信息化公共平台体系架构与政府职能、组织架构和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解决信息化公共平台体系功能定位与划分不正确造成的多级信息化公共平台的重复建设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化公共平台体系架构,其特征之处在于:该体系架构包括省级信息化公共平台、市级信息化公共平台和县级信息化公共平台;
所述省级信息化公共平台是支撑全省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性、公共性、综合性基础资源服务平台;
所述市级信息化公共平台是支撑社会服务、城市管理、政务服务和两化融合的区域性基础支撑平台级信息化公共平台;
所述县级信息化公共平台是省、市两级信息化公共平台的接入平台。
所述省、市两级信息化公共平台具有相同的基础架构,但功能定位不同;
所述省级信息化公共平台提供基础性和全局性及省本级信息化服务,承担数据汇聚、共享和灾备,为市级信息化公共平台提供公共性和基础性资源共享;
所述市级信息化平台承载市本级、县级及以下政府各部门及面向公众的信息化服务,承担数据交换、应用和生产;所述市级信息化公共平台共享省级信息化公共平台基础性、公共性资源。
所述县级信息化公共平台承载省、市两级信息化公共平台的各项业务应用和服务在本区域的落地,并基于县级信息化公共平台开展本县(区)域的特有业务应用,同时为乡镇(街道)、村(社区)共享省、市两级信息化公共平台各类资源和服务提供网络汇聚。
所述省级信息化公共平台是全省信息化基础资源的汇聚中心,全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服务中心,全省基础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和服务中心,全省各级各部门信息资源的异地备份和容灾备份中心,全省统一的运维监控服务中心。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体系架构中,省、市、县三级信息化公共平台是基础,信息化骨干传输网络是纽带,基础资源共享是核心,业务与承载分离是手段,服务于省、市、县、乡、行政村五级区域是目的,实现网络覆盖到村、基础资源共享、业务与承载分离,提供三级平台五级服务。
所述网络覆盖村就是内网和外网覆盖省、市、县三级,县以下外网通过互联网延伸至乡镇(街道办)、村(社区);基础资源共享就是在平台上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基础数据库、共性运行环境和公共应用等资源共享。
所述业务承载分离就是业务应用系统与承载环境分离,承载环为信息化公共平台,由信息化主管部门管理,专业机构运维,各业务部门只需负责本部门业务系统建设和业务运维。
所述三级平台五级服务就是以信息化基础资源共享为核心,以云计算为基础技术架构模型,以按需服务为设计理念,构建省、市两级同构的信息化公共平台和县级信息化统一平台,服务于五级行政区域。
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体系架构中,还可以包括乡镇信息化公共平台;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体系架构中的信息化公共平台按其属性可分为资源服务平台、资源接入平台和网络接入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邮电大学;西安未来国际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未经西安邮电大学;西安未来国际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89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培元固本保健药酒
- 下一篇:一种厨房清洁剂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