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铁水预处理扒渣铁损的聚渣剂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79316.4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4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牛兴明;徐国义;张琦;李超;王富亮;赵自鑫;金百刚;苏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1/00 | 分类号: | C21C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铁水 预处理 扒渣铁损 聚渣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炼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降低铁水预处理扒渣铁损的聚渣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铁水预脱硫后,必须将脱硫渣扒除,否则脱硫渣随着铁水兑入转炉后,在转炉生产过程中产生回硫,无法发挥铁水预脱硫的作用。在扒渣过程中,铁水渣中不可避免地带有铁珠,产生金属损失。特别是在扒渣后期,渣层较薄,炉渣呈液态漂浮在铁水表面,扒渣过程中带铁量更大。
为了有效降低扒渣铁损,目前钢厂的普通做法是在扒渣后期加入硅质聚渣剂,利用高SiO2渣较大粘度,将后期的液态浮渣聚集一起进行扒渣。加完聚渣剂后,高SiO2渣将铁珠包裹住,该方法虽然有利于扒除浮渣,但仍然有大量的铁珠随渣子一起被扒除,造成较大的金属损失。
为了降低扒渣过程中的铁损,某些钢厂采用渣铁分离物料,主要是通过在喷吹前加入高CaO和高MgO的碱性物质,增加铁水渣的碱度,使铁水渣呈松散状,但是由于在后期扒除液态浮渣效果不理想,因此并未得到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有利于快速扒除浮渣,减少扒渣铁损的铁水预处理聚渣剂及其使用方法。
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降低铁水预处理扒渣铁损的聚渣剂,其化学成分wt%含量为:
SiO265-70%,CaCO315-20%,MgCO310-15%,Al2O33-5%。
一种降低铁水预处理扒渣铁损的聚渣剂使用方法,其具体使用方法为:
1、铁水脱硫扒渣后期,肉眼观察能见到铁水液面后,按照每吨铁加入0.08-0.111kg聚渣剂的加入量,将聚渣剂加入到铁水液面位置。
2、利用扒渣板将聚渣剂均匀铺开,再用扒渣板在铁水面上来回搅动数次,使聚渣剂充分熔化。
3、扒渣时,扒渣板浸入铁水液面以下不超过100mm,先将脱硫渣归拢聚集到铁水罐罐口,待铁珠充分沉降后,再将脱硫渣扒出铁水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利用硅质聚渣剂的聚渣作用,同时在聚渣剂中增加产生气泡的物质,既可在铁渣界面分解出气泡,又能有效增加铁渣界面张力,促进渣铁分离,有利于快速扒除浮渣,减少扒渣铁损,平均每吨铁可降低铁损0.44kg。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用270吨铁水罐。
聚渣剂化学成分wt%含量为:SiO265%,CaCO318%,MgCO314%,Al2O33%。
具体使用方法为:
1、铁水脱硫扒渣后期,肉眼观察能见到铁水液面后,将30kg聚渣剂加入到铁水液面位置。
2、利用扒渣板将聚渣剂均匀铺开不留死角,再用扒渣板在铁水面上来回搅动数次,直至聚渣剂充分熔化。
3、扒渣时,扒渣板浸入铁水液面以下90mm,先将脱硫渣归拢聚集到铁水罐罐口,避免直接将脱硫渣扒出罐外,待铁珠充分沉降后,再将脱硫渣扒出铁水罐。
实施例2:
采用270吨铁水罐。
聚渣剂化学成分wt%含量为:SiO270%,CaCO315%,MgCO310%,Al2O35%。
具体使用方法为:
1、铁水脱硫扒渣后期,肉眼观察能见到铁水液面后,将25kg聚渣剂加入到铁水液面位置。
2、利用扒渣板将聚渣剂均匀铺开不留死角,再用扒渣板在铁水面上来回搅动数次,直至聚渣剂充分熔化。
3、扒渣时,扒渣板浸入铁水液面以下80mm,先将脱硫渣归拢聚集到铁水罐罐口,避免直接将脱硫渣扒出罐外,待铁珠充分沉降后,再将脱硫渣扒出铁水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93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