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具异常判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9421.8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9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熊崎信也;古川和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Q17/09 | 分类号: | B23Q17/09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穆德骏;谢丽娜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 异常 判别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具异常判别系统,能够根据机床的状态来精度良好地检测工具异常,将对一个工件(W)的加工作业作为一次循环(A),将与循环(A)中的工具(28)的负载有关的数据作为负载数据,使用到第M‑1次为止的上述循环(A)中至少一个循环(A)的负载数据来修正对第M次的循环(A)中的工具(28)的负载的监视范围(△D),其中M为2以上的整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具异常判别系统,通过监视车床等加工时的负载来检测崩刀等工具异常。
背景技术
在车床上,若工件加工中工具的刀刃发生崩刀,工具的负载会发生变化。具体而言,使工具移动的马达的电流值、转矩、使工件移动的主轴的马达的电流值、转矩会发生变动。工具异常判别系统基于这样的负载的变化来监视工具的负载。即,工具异常判别系统将实际的工具的负载变化和负载监视用的监视范围进行比较,当实际的负载超过监视范围的情况下,判别为工具发生了崩刀等异常。
在专利文献1中披露了通过进行多次试切削来取得马达的转矩的采样数据、并基于该采样数据来设定负载监视用的阈值的加工负载监视方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324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50244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加工负载监视方式的情况下,一旦设定好的阈值也就是监视范围在工件的加工开始后不能进行变更。因此,当监视范围设定时和实际的工件加工时(监视范围使用时)车床的状态不同的情况下,即使实际上工件没有发生异常,负载也容易偏离监视范围。
即,比较空载前后可知,车床的状态不同。在空载前的状态下(例如冷启动时),车床各处的润滑油的温度较低。因此,润滑油的粘度较高。另外,滑动驱动用的滚珠丝杠的温度较低。因此,滚珠丝杠的预压高,螺母部的移动笨重。因此,机械效率降低。由此,各种马达的负载变大。
相对于此,在空载后的状态下,车床各处的润滑油的温度较高。因此,润滑油的粘度较低。另外,滑动驱动用的滚珠丝杠的温度较高。因此,滚珠丝杠的预压低,螺母部的移动轻松。因此,机械效率上升。由此,各种马达的负载变小。
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的加工负载监视方式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多次试切削来取得马达的转矩的采样数据,基于该采样数据设定负载监视用的阈值。因此,若基于车床的空载前的马达的转矩来设定阈值,则在空载后进行实际的工件加工时,负载容易相对阈值向下侧偏离。
相反,若基于车床的空载后的马达的转矩设定阈值,则在空载前(例如设定阈值之日的次日早晨)进行实际的工件加工时,负载容易相对阈值向上侧偏离。
这样一来,在专利文献1的加工负载监视方式的情况下,当监视范围设定时和实际的工件加工时(监视范围使用时)车床的状态不同的情况下,即使实际上工件没有发生异常,负载也容易偏离监视范围。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也披露了与专利文献1的加工负载监视方式同样地在插齿机的动作开始前设定基准值并永久存储该基准值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2的“权利要求10”)。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机床的状态而精度良好地检测工具异常的工具异常判别系统。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工具异常判别系统的特征在于,将一个工件的加工作业作为一次循环,将与上述循环中的工具的负载有关的数据作为负载数据,使用到第M-1次为止的上述循环中至少一个上述循环的上述负载数据,来修正对第M次上述循环中的上述工具的负载的监视范围,其中M为2以上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未经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94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