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法制备金属螯合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9703.8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4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汪少芸;何庆燕;唐梦茹;方卫东;江勇;赵立娜;邵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07K1/20;C07K1/18;C07K1/16;C12P21/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法制 金属 螯合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Ca、Fe、Zn)螯合肽,更具体地涉及了一种酶法制备金属螯合肽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洋蛋白源生物活性肽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食用安全性及生理保健功能,在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功能性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乃至药品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中。
钙质缺乏是全球性的营养问题,我国人民由于以植物性膳食为主,缺钙的现象更加严重,因此补钙成为我国膳食营养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无机钙盐,如碳酸钙、磷酸钙、氯化钙等,对维生素有一定破坏作用,生物学效价较低;有机钙盐,如柠檬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钙等,虽然钙吸收率有所提高,但其溶解度大易溶失,且价格高。研究表明,多肽螯合钙由于其独特的螯合体制和转运机制,易被吸收、安全无毒、价格低、可同时补充氨基酸和钙,而成为补钙首选。
铁对人类健康特别是对婴幼儿和儿童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虽然大分子蛋白质也可以与铁离子结合,但这些大分子蛋白质本身也存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而很难通过肠黏膜的问题。而研究发现,氨基酸、多肽螯合铁可以大大提高铁离子的吸收率。
尽管自然界中锌源十分丰富,但锌在人体内的吸收代谢受种种因素的限制,锌缺乏已成为我国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发现氨基酸和小肽具有促进锌吸收的作用,而且氨基酸或肽的金属复合体如 Fe、Zn的生物学利用率比无机盐高且无毒副作用。因此,研究开发这种生物态锌-蛋白酶解物螯合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如何获得具有金属螯合活性的肽,就成为制备新型金属元素补充剂迫切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复合蛋白酶及风味蛋白酶酶解海洋源蛋白制备的金属螯合肽,使金属(Ca、Fe、Zn)螯合活性得以高效地实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螯合肽,是由7个氨基酸所构成的肽,所述肽的氨基酸序列为:vgpsgpa。
所述的金属为Ca、Fe或Zn。
一种金属螯合肽的制备方法,以海洋源鱼皮、鱼鳞蛋白为原料,采用复合蛋白酶及风味蛋白酶复配对其进行酶解,分离纯化、冷冻干燥得到金属螯合肽。
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5%,酶解pH为7.0、温度49℃、酶解时间为7小时、酶-底物重量配比为1:25;所述酶为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两种酶的重量复配比为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 2:1。
所述分离纯化的具体步骤为:酶解产物首先利用TOYOPEARL DEAE-650M阴离子交换色谱进行分离,洗脱液为浓度梯度为含有0-0.5 mol/L NaCl的0.02 mol/L、pH 9.0的磷酸缓冲液,流速为0.5 mL/min,洗脱峰在214 nm下进行测量;收集具有最高金属螯合活性的峰,再用Sephadex G-25凝胶过滤色谱进行分离,洗脱液为去离子水,流速为0.3 mL/min,洗脱峰在214 nm下进行测定;收集具有最高金属螯合活性的峰,利用制备RP-HPLC-C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再进行进一步分离,反相HPLC的分离条件是用10-90%乙腈溶液作为梯度洗脱液,流速为1mL/min,洗脱液自含体积比为10%乙腈和90%水的混合液开始,至体积比为90%乙腈和10%水的混合液结束,进行梯度洗脱,收集体积比为38%乙腈和52%水处的洗脱峰,得到金属螯合肽。
本发明立足于多肽具备与金属离子螯合的作用位点,能够与其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且多肽-金属螯合物具有独特的螯合体制和转运机制,易被吸收、可同时补充氨基酸和金属的理论基础,以来自于鱼皮、鱼鳞蛋白为原材料,通过复合蛋白酶及风味蛋白酶的切割条件控制,切割制备具有高金属(Ca、Fe、Zn)螯合活性的肽,而使金属螯合活性得以高效地实现。本发明为海洋源蛋白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附图说明
图1 纯化海洋源蛋白金属螯合肽的CLC-HPLC-C18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备方法如下:
(1) 海洋源蛋白酶解条件的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97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加热装置及其功率控制方法和功率控制系统
- 下一篇:多变自走农药喷施机